如果让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与碌碌无为者享受同等待遇,甚至因此降低整体標准,那才是最大的不公。
当然,像暖气这样的基础生存保障,將平等提供给所有人。
“这是人员名单,上面是他们自己填写的个人信息。”邓景行通过通讯器將刚整理好的清单发送给项安,“里面有两个素质挺不错的,以前当过兵。”
项安頜首:“优先安排他们。”
在末世能存活至今的倖存者都有两把刷子。虽然青壮年男性基本都能对付丧尸,但经过专业训练的退役军人显然更值得重视。
“陶承泽是什么情况?”
项安翻到名单中唯一的c级倖存者资料,却发现除了名字外几乎空白。
邓景行解释道:“是那位年纪挺大的老先生,信息由他儿子代填的。”
项安略显异。他没想到这位c级倖存者竟是那位看起来年近八旬的老人。
“安总要过去看看他?”邓景行询问道。
得到肯定答覆后,两人很快来到陶承泽所在的寢室。室內共有三人:陶承泽与其儿子,还有一位身材精瘦的中年男子。
项安的目光立即落在陶承泽身上一一这位老人看起来状態普通,远不如现在的陆沉渊健壮。
三人向邓景行问好后,邓景行郑重介绍道:“这位是安总,我们青檀苑避难所的领袖。”
几人眼底都闪过一丝异。
项安的长相確实年轻,特別是在注射过“初级变异病毒试剂”后,更是將身材保持得相当好。
与他们在苍岩基地见过的领导相比,甚至显得太过青涩。
不过目前本就是乱世出英雄的时代,青檀苑能有这样年轻力壮的领袖,未尝不是件好事。
三人脑海中思绪翻涌,但还是立即向项安问好。
项安没有客套,直接询问陶承泽的具体情况。
“我今年67岁,这是我乾儿子高愷。”陶承泽介绍道,“两位领导是觉得我年纪太大,不愿意收留吗?”
高愷上前一步將陶承泽护在身后,语气坚定:“我可以替老爹完成所有任务,这不是问题。”
邓景行在先前的安置过程中,已经將必要事项都交代在了前面。
项安摆摆手示意他们误会了:“陶老先生以前是从事科研工作的?”
陶承泽摇头:“退休前在一家化工企业当材料工程师,说科研还谈不上。”
项安解释道:“我们避难所成立了机械工程部,正好缺少您这样的人才。如果愿意加入,之前老邓说的那些基础任务可以免除。”
高愷有些迟疑:“老爹他年纪挺大了。”
陶承泽倒是没有犹豫:“能有事情做我求之不得,60多岁还不到养老的年纪。只是缺少相应设备,恐怕帮不上什么忙。”
项安肯定地说:“目前实验条件確实有限,但我们会儘快配齐设备,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有了陶承泽加入,至少在材料方面,机械工程部对於外骨骼战甲的逆向研究应该会轻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