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地热能源站
寒风比项安预想的更为凛冽。
青檀苑1栋楼顶没有穹顶庇护,净水设施与因低温暂停运作的垂直农场在暴风雪中剧烈摇晃,
未固定的零件尽数被捲走,仅剩钢结构骨架如同巨兽骸骨般在风雪中倔强挺立。
“两辆车被坠物砸中了。”叶大勇前来匯报,
项安揉著胀痛的太阳穴:“砸了就砸了,只要人没事就行。”
此前他严令禁止所有人外出,就是担心发生此类意外。
叶大勇点头,目光扫过堆积如山的预製构件:“这工程还要多久?”
“换热系统的所有预製件,包括热泵和供暖设备都已准备就绪。”项安估算道,“只差最后的管道铺设,连夜赶工明天就能完工。”
原本为“地热能源站”预留的七天工期本应绰绰有余,但寒潮的突然加剧打乱了所有计划。
暴风雪导致大部分家用空调瘫痪,无法维持成员宿舍供暖。项安已安排绝大多数成员撤入地下浅层避难所,仅留核心成员在地表確保关键设施运转。
“这么多预製管道,总长得有300米吧?怎么铺设得完?”叶大勇指著便携工具台疑惑道,“而且我记得机械臂的作业半径有限制。”
“盾构机已打通溶洞通道,工作檯在洞內完成了悬掛管路建设。”
项安指向地面的微型轨道系统,“启动后,便携工作檯会沿著预设路线自动铺设换热管道。
隨著系统升级至“曙光”等级,工作檯协同机械臂仍保持著远超常规设备的施工效率。但不可否认,机械臂的有限作业半径已逐渐显露制约一一许多工程不得不增加前期筹备环节,通过分段施工来適配设备性能。
项安很清楚,面对日益复杂的工程规模和不断攀升的施工难度,便携工作檯的性能升级势在必行。否则隨著基建工程呈指数级扩张,终將触及机械臂的物理极限。
只是眼下寒潮步步紧逼,只能优先確保关键设施建设,等危机缓解后再著手研究设备升级办法。
“还需要调整工作檯位置吗?”叶大勇追问。
项安摇头:“只要施工环境未被破坏,工作檯会自动完成预设的建造流程。”
“那我来守著吧。”叶大勇主动请缨,“白天补过觉,现在精神正好。”
项安揉著酸胀的太阳穴。连续多日的高强度作业已让他精疲力尽,若再通宵值守恐怕会影响次日状態。
他同意了叶大勇的请求,但仍补充道:“稍后会安排其他人来换班。”
虽然叶大勇白天没有外出任务,但让他通宵值守並不妥当。更何况明天就是除夕夜,肯定又要熬到深夜。
留下叶大勇看守工事建造,项安沿著楼梯前往上层宿舍区,安排杨鑫调派两名核心成员与叶大勇轮班值守。
“要不要先让谭灿灿她们回来?”杨鑫同时请示道,“从实验室返回要穿过几十米的暴风雪区域。万一风雪加剧,还会有坠物风险。”
“她们的事我来安排。”项安取出通讯器,示意杨鑫先去处理换岗事宜。
谭灿灿下午回来后就被柳思怡直接带进了抗体培育室,连晚饭都没顾上吃,至今仍未出来。
简单询问情况时,柳思怡忙得连电话都顾不上接,还是谭灿灿代为接听。
“我也不確定她要忙到什么时候。”
背景音里传来谭灿灿的询问声,隨即是柳思怡不耐烦的“正忙著”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