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逐步完工
在核心成员达成共识后,青檀苑立即进入高效运转状態,即便严寒刺骨也未能阻碍施工进度,
首个落成的“生物柴油转化器”选址在斜对面小区核心区域,由挖掘机开挖出长30米、宽15
米、深4米的巨型矩形处理池。
池体四周专门设计了环形卸货通道,確保运户车能从多个方向同时倾倒残骸。
该设施初期运行依赖避难所能量中枢供电,待首批生物柴油成功转化后,即可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处理池顶部的“原料破碎舱”採用四面开放式入料口设计,可同时接纳四支车队作业,
这套设施还具备自动防御功能一一內部高速旋转的合金刀片会將误入的丧尸瞬间粉碎,形成天然保护屏障。
为进一步提升效率,项安还加装了定向声波装置,通过声波引诱户群进入后,整套系统能在短时间內处理上百具丧尸,效率远超人工清理。
紧隨其后落成的,是“水循环中枢塔”。
该设施採用双层结构设计:
顶部的伞状智能集水穹顶由可摺叠高分子聚合膜构成,表面覆盖纳米疏水涂层与柔性光伏单元。晴天时展开光伏薄膜发电,雨天则切换为全透明集水模式,最大展开面积可覆盖整个避难所区域。
下方的核心净化区包含四大功能舱:分別为应急冷凝系统、污水回收舱、暗河水分流管道与静態地下水处理区。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整体採用银灰色流线型圆柱设计,顶部可收缩为锥形结构抵御强风,底部延伸出多组粗壮导管,如钢铁根系般深入地下,与暗河管网、污水井道精密衔接。
竣工当日,儘管寒风刺骨,眾人仍坚持观摩这座地表高度超20米的巨型设施首次运行。
当能源中枢启动供电时,透明穹顶如巨型水母般缓缓舒展,净化过程產生的余热在塔体表面形成朦朧蒸汽,整座建筑在冰雾中若隱若现,蔚为壮观。
“目前主要水源来自地下暗河与岩隙水脉。”陆沉渊详细介绍道,“虽然都经过净化处理,但建议饮用和烹飪使用更纯净的岩层地下水,洗漱则用暗河水。”
项安点头认可,隨即指示任志轩:“塔身控制面板设在浅层避难所內,由你负责调试分流系统。操作逻辑应该与现有调度台类似。”
任志轩立刻应下。
作为数据信息部目前唯一成员,虽然暂时独自负责该部门,但凭藉前期积累的调度台操作经验,这类系统调试对他而言並不困难。
跟隨项安进入避难所查看管理界面时,眾人发现储水总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增长。
经过標准化净水流程处理后,这些资源就能直接接入生活用水系统。
“仓库里的瓶装水可以作为战略储备了。”杨鑫看著实时数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项安环视在场人员总结道:“水循环中枢塔的余设计足够支撑避难所规模扩大十倍后的基础需求。虽然总储量有上限,但目前的供水效能已经能实现可持续保障。”
完成基础功能验收后,各岗位人员陆续返回工作区域,
项安特意留下陆沉渊,继续商討地热供暖的具体实施方案。
两人討论期间,正在管理面板前调试程序的任志轩突然匯报:“可以调整净化等级,但会增加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