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天井样的?”
关於天井样的事情,这名稽查员也有所闻。
为了应对洪水,买些雨具回去確实非常正常。
经过一番核实,稽查员终於点头放行,但还不忘叮瞩:“路上注意安全,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陈光明点头认真应下。
队伍恢復行进后,每个人都鬆了口气。
“还是光明厉害啊。”大家忍不住对他竖起大拇指。
只要能够解决稽查员的事情,事情就成了大半。
“是啊是啊。”
车斗里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讚嘆声。
明明是大家都害怕的事情,陈光明就能这么轻描淡写的解决了,他不赚钱,那还有谁能赚到钱!
气氛轻鬆愉快起来。
大家因为顺利通过检查而心情大好。
“以后出去买货,就靠咱们家光明带路,肯定稳赚不赔!”他们不断说著话,同时也是给自己加油鼓劲。
“有我在,放心吧。”陈光明微微一笑,“不过接下来路还有长,还是要小心行事,大家都打起精神来。”
大家心中马上都燃起了一股干劲。
拖拉机缓缓驶出乡村,穿过蜿蜓的山路,迎著渐渐放晴的天空,队伍朝著隔壁县城进发。
陈光明一直都在认真辨別著路。
在进入县道之后,他就让大哥和陈光胜轮流开车。
他则站在拖拉机车斗里,看著前面的路。
虽然他前世的时候这条路走过很多次,但现在八一年,道路跟他记忆之中还是有著非常大的不同。
幸好,他的记忆还是可靠的,
拖拉机沿著山边往前开著,越来越接近隔壁县。
等到开出了乡村,距离隔壁县城越来越近,
用了大半天的时候,终於进入隔壁县城的地界。
陈光明没有在周围停留,一直奔著记忆之中已经发展出了塑编產业的镇子行驶了过去。
天色渐暗,拖拉机驶入镇子外围,陈光明却没有立刻进城,而是选择在镇外的一处开阔地停了下来。
“大家先休息一下,別急著进城。”
“外面天黑了,城里复杂,我们今晚就在这里休息一晚。”他解释道,“明早再分头行动,这样更安全。”
眾人纷纷点头。
现在的天气还是挺凉爽的。
大家轮起来,就守著拖拉机凑合睡一觉就成。
本来他们就已经做好露宿野外的准备。
他们甚至从家里带了一些乾柴和劈好的柴火过来。
在拖拉机旁边升了火,先是少了点水,再就著家里带来的饼子当晚餐。
每个人都狼吞虎咽,今天路上真耗费了不少体力。
夜幕降临后,一阵微风吹过树梢。
陈光明检查了一遍枪枝和装备,又低声瞩咐大家:“今晚守好营地,不要隨便走动,记得下半夜换班。”
大家都点点头。
“光明,你说会不会有人来打扰我们?”林晓问道。
陈光明认真说道:“外面世界复杂,多留个心眼准没错,只要遇到什么事情,就把大家都叫醒。”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幸好,一夜都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陈光明值了上半夜,睡了下半夜。
起来的时候还算有精神。
天刚亮,大家也都陆陆续续起来了。
他们睡的位置在一片空地上,能看到县道。
此时县道上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往镇上去。
几人也连忙都爬起来。
简单收拾了一下又用热水就著饼子当早餐。
等准备妥当后,拖拉机再次往镇上开。
沿途农田和山丘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镇里已经建起来的水泥楼房和来往穿梭的人流。
街边小贩摆起了各式各样的小摊,有卖新鲜蔬菜水果的,也有出售布料和日用品的摊位。
陈光明坐在驾驶席上,目光锐利地巡视著前方。
他们时而观察两侧人群,有意识地注意有没有稽查员或其他可能给他们带来麻烦的人影。
陈光明轻声对身旁大家道:“到了镇上要分散行动,先不要记著去进货,先暗中打听一下价格。”
大家纷纷都应下了。
拖拉机很快驶进镇上边缘,沿街一栋栋二三层高的小楼嘉立,两旁店铺林立,人流川流不息。
陈光明找了地方停下拖拉机。
他照常让大哥和陈光胜守著,自己带人进入镇里。
林晓和陈明勇提早下车探查前方市场环境,很快回来匯报,“市场不算大,但货色齐全,人也不少,稽查力度比我们想像中宽鬆,只要手续齐全就没大问题。”
大家心头一松,更加充满信心。
陈光明带著大家又往镇上去,向记忆中的雨具厂走去,打算打听一下这里各种雨具的价格。
现在已经是梅雨季节,正是卖雨具的黄金时期,
在雨具厂外,已经等著很多打算拿货的买家。
看著这一幕,大家心里都有些发忧。
这么多的买家,真的不確定產品能不能轮到自己。
陈光明带著林晓、陈明勇等人走进雨具厂的作坊区,四处张望,寻找著负责人。
刚进门,一名穿著工厂制服的中年男人上前搭话:“你们是来买雨具的吧?现在货源紧张得很,这个季节需求太大,我们这边得先保证大客户供货。”
“没有一点多的?”陈光明著眉问道。
“我来自隔壁县城的天井样公社,我们那每年满大水,很需要一批雨具的支持,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中年人嘆了口气:“说实话,这几家大商行和几个县城商会几乎控制了这里所有的雨具供应链,价格都被他们定死了,小买家想插一脚都难,咱们工厂按订单生產,大多是直接发给这些批发商,你们就不用等了。”
“那我们这样的小村庄,只想採购一些日用品,用来应对天井频繁的暴雨,难道就没別的渠道了吗?”
陈光明询问。
中年人还是摇头,“要么走这些指定渠道,要么就只能等卸货回流,不过也少得可怜,现在市面上几乎被垄断了,根本不留给咱这种散户。”
听了这话,大家就更沉默了。
“我们怎么办?”余平询问道。
如果货都拿不到的话,这一趟不是白来了吗?
陈光明沉吟片刻,看向身边的人,“看来我们的计划遇到了麻烦,大家不要急,我们先了解清楚行情,再想办法应对,这件事没大家想像中的那么难。”
他们又在厂周围等了等。
隨后,他们去了市场,查看雨具的出售情况。
“光明,我们怎么弄?”林晓询问。
他们已经逛了下半天了,还都是一无所谓。
这样下去,他们这一趟真白来了。
“放心,我已经有主意了。”陈光明却是忽然道。
他这次要找的其实就是雨具作坊。
陈光明站在镇街边,回忆著前世的记忆片段。
八一年,这条街道上的小店铺和作坊格局虽然有所变化,但基本的地理位置並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那些藏在热闹巷口后面、小门面里,专门製作雨具的作坊,往往是不显眼却活跃的小生意场所。
他带著林晓和陈明勇,把目光锁定在一条相对偏僻却常有工人进出的巷子口。
“我听说这条巷子里有几家小作坊,是专门做塑料製品和雨具配件的。”陈光明低声对两人说,“我们先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没被垄断的货源。”
大家听闻都意外的看了眼陈光明。
听说?
听谁说的?
不过陈光明这么说,场中没有人反驳,
三人沿著街道拐进那条幽深的小巷子。
陈光明在前面带路。
没一会儿,他们走进一间低矮瓦房门前,一位中年老板娘正在整理刚做好的雨衣样品。
老板娘见有人上门,好奇地停下手中的活计。
“你好,阿芳老板。”
“我是来买雨具的,还有没有多的货。”
陈光明笑道。
前世的时候,他就见过对方。
虽然时间过去很长时间,但对方样子没变太多。
不过,那时候对方已经是雨具厂的大老板了。
“你认识我?”老板娘疑惑的看著陈光明。
“嗯,阿进老板介绍我来的。”陈光明又笑道。
阿进老板是县城那边的一个中间商。
老板娘听闻目光闪了闪,轻轻点头,“想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