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討好她
1999年2月,远在苦寒之地的柏林,星光熠熠,
第四十九届柏林电影节落下惟幕,华夏今年依旧是颗粒无收。
哦,还有一部许安华的电影《千言方语》入围。
这是继《甜蜜蜜》之后又一部以邓丽君歌曲名命名的电影,《千言万语》的旋律贯穿全片。
可惜,也仅仅是入围。
消息传回国內,大傢伙已经见怪不怪。
三大电影节的奖没有那么好拿,否则也不会有那么高的逼格了。
说来,自从1996年,严昊的《太阳有耳》获“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奖”和最佳导演“银熊奖”之后,华语电影已经连续三年在柏林颗粒无收。
这正常也不正常。
从后世来看,许多人都认为柏林电影节一直以来都是华夏电影的“福地”。
从张毅谋到刁亦楠,有不少华夏导演拿过最高荣誉金熊奖。
后世的某年,更是出现了十余部不同题材、风格的华语电影长片、短片甚至剧集齐聚柏林的情况.
“方,你会参加明年的柏林电影节么?说真的,今年的电影节真是糟糕透了。”
索尼经典的市场负责人米德·弗雷泽打电话抱怨道:
“没想到火柴工厂他们下手那么快,金熊奖、评审团奖全被他们包圆了“
三大也不是绝对的公平,有时候需要提前打点,有时候则需要评审团看对了眼。
前者需要金钱,后者需要实力。
如果你有钱又有实力,那么恭喜你,准备黄袍加身,类似於:
哎呀,你们可真是害苦了朕啊!
“方,如果你明年参加金熊奖,请务必提前联繫我,或许,我们也可以提前运作“
闻言,方冬升笑了笑,这是在广撒网呢。
类似索尼经典的行为,方冬升並不排斥,有时候能被他们撒网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如果方冬升没有拿到威尼斯最佳导演,恐怕都不会入这些国际巨头的眼,更別说提前打招呼。
总而言之,算不上坏事儿。
至於明年的柏林电影节必须要参加!这是他拿金奖为数不多的机会。
四月份的羊城已经开始穿衬衫、短袖,对比北方,简直夸张。
“王厂长,新年好啊,开工大吉。”
听说南方有开工红包,虽然都已经出了正月。
但老王还是从抽屉里掏了两个红包递给方冬升和郭雷。
“新年好,开工大吉。”
说到开工大吉,老王恨不得把红包甩方冬升脸上。
大吉个几把,你他妈文没在珠影厂开工,
而且他还从珠影厂挖走,不对是“借用”了大量的影视人才到京城拍摄。
方冬升这次来羊城,就是要从珠影厂带人到京城拍摄。
分两个批次,一批是置景、道具、外联製片过去打前站。
这需要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
剩下的像化妆、灯光、剧务等则是到开机的时候才过去。
现在不像后世,市场上有那么多的影视人才可以用。
大部分的人才都蹲在各个电影厂里捧著铁饭碗。
至於为什么在京城拍摄而不是羊城,既然是商业片,京城也算是其中一个元素嘛。
“这些人我都批给你了,你要把他们全部都安全的带回来。”
老王给了他一份文件和名单。
文件大概意思是准许名单上这些人到京城出差拍摄之类的话。
“对了,待会还有个人给你介绍一下.
老王正说著话,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
一个长髮带著黑框眼镜的男人和一个女人出现在门口。
老王站起来,热情的邀请两人入座。
男人相貌平平十分低调,但是女人的出现却让人眼前一亮。
她的脸,天生就是为大银幕生的。
高颧骨,方下巴,浓密的头髮和饱满的嘴唇,凑在一起像是雕塑大师的杰作。
那种感觉,就像你站在田野里,看到一株野在风中摇曳,既柔软又倔强。
倪匡说她有“山东美人的土气”。
这话听著糙,但说对了她的本质。
她不是精雕细琢的瓷器,而是从泥土里蹦出来的真性情。
1990年,她演韩冬儿的时候,老谋子用镜头捕捉她脸上的每一道光影。
硬是把一个普通村姑拍出了史诗感。
威尼斯影后,巩丽。
瞌睡就给送枕头?这也太扯了。
“巩小姐,孙洲,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方冬升方导。”
老王笑呵呵的为双方介绍认识。
方冬升和孙洲、巩丽依次握手:
“孙导、巩老师你们好,久仰大名,我很喜欢孙导您的《心香》,非常感人。”
方冬升倒不是说场面话,不管是胡兵留还是孙洲,珠影厂这帮导演,拍人物那是一等一的牛逼《心香》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
但是它的內容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看过:
京京由於父母离异而被送去与从未谋面的外公一起生活。
祖孙两人从误会频生、矛盾重重到互相理解的故事.
很像是《爱·回家》的故事,由“变脸王”朱敘老爷子主演。
“你好方导,你的《空房间》我也非常喜欢。
那些没有对白的场景,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
孙洲有些感慨,尤其是看到方冬升这张年轻“稚嫩”的脸庞。
人和人之间,真是不能比啊。
“巩老师您的电影,我都喜欢,无论是《红高梁》里的九儿。
还是《代號美洲豹》里的阿丽,或者是《一代妖后》里的桂莲—”
方冬升口若悬河,一口气报出来十几部片子。
大大小小的电影角色从他嘴里蹦出来,有些甚至大傢伙都没听说过。
巩丽的表情微微错,那些在脑海里快要被遗忘掉的角色,被方冬升一提醒,反而印象加深了。
就是....孙洲和巩丽面面相。
莫名的有些尬啊。
老王人老成精,察觉到气氛微妙,他给方冬升递了杯茶水,也递了个梯子:
“方导,过年在家研究相声么,报菜名呢?”
方冬升喝了口水,笑著道:
“我这不是表达对巩丽老师的喜欢,人家说喜欢或许只是场面话。
但我是真喜欢,老师的每部拍片儿我都看过。”
这话三分真七分假,真说喜欢,也只能说是欣赏。
巩丽爽利的笑了笑,道:
“那你这表白的方式可真够独特的,你好方导,我也非常喜欢你的电影。
无论是《车四十四》还是《外婆的家》或者是《空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