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雨说道:“当然,像微软这种超级巨头,各方在其中的利益是很多的,市场波动也是不小的。
关键在於你怎么判断低谷,以及判断什么时候是適合卖出的机会。
因此稳妥起见,实际在操盘的时候。
买入肯定不是一股脑买入,而是分批次买入。
而卖出呢也同样不是一股脑拋售,而是选择合適的机会慢慢地拋出套现。
有的时候套现並不一定是在最高位,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高位。
说起来也是有些门道的,但归根结底本质上依然是低价买入、等待合適时机、高价卖出,而从中赚取差价。”
林枫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而后继续问道:“那这样大概能赚多少呢?”
李思雨说:“操作得当,並且市场给力的话一个月应该能赚六七个点吧。
要是长线都很稳的话,半年能赚十五个点这样。
像微软这样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內容是无可替代的。
之前表现的不好很大程度也是微软自己不爭气。
但只要微软能有亮眼的市场表现,很容易贏回市场预期的。”
林枫若有所思,李思雨这个估算倒是跟林枫记忆中差不多。
前世,在2014年2月至6月期间,微软的股价经歷了显著的增长。
根据歷史数据,微软的股价从2014年2月初的约36美元上涨至6月初的约41美元,涨幅约为14%。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虽然种种原因的干扰,不能把前世的情况照搬到这个时空。
但作为参考辅佐判断的话倒也没什么。
也能看出李思雨估计的基本靠谱。
15个点的涨幅倒也还可以。
但似乎也不是很够看啊。
按照这样的估算,投入3亿美元,半年时间內所能收穫的回报也就区区4500万美元这样。
四千五百万美元誒。
虽然也不算少了,折合人民幣也是两亿多。
但林枫总感觉差点意思啊。
最关键的是付出和回报在林枫看来不成比例啊。
林枫习惯了以小搏大。
用较少的钱去换取更多的钱。
突然说要用动輒好几个亿的钱当作本金,却换取一点点微小的回报。
这不妥妥以大博小吗?
林枫总觉得有点彆扭。
而且此番跟微软合作肯定给vaultguard 3.0带来一波小热度的。
林枫估计自然而然就带来了一部分资金增长了。
未见得就比4500万美元的报酬少。
而且这个过程几乎林枫什么都不用付出。
什么风险也不用承担。
因此对於李思雨的提议林枫想想就感觉没啥搞头。
看到林枫摇头晃脑的样子。
李思雨不禁询问:“怎么,林大老板,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想想原身和这位的熟悉程度。
林枫也不避讳,直言道:“问题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感觉你这通操作跟银行存款吃利息似的。
跟我想像中以为的金融高手的操作有很大的区別啊……”
李思雨当然听出林枫话里话外的意思,不由得直翻白眼,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