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梳理著眼前的形势,將可能面临的风险逐一分析。
第一种风险当然是技术层面的挑战。
技术层面的挑战几乎是所有软体行业不可避免的问题。
对於vaultguard而言,这种风险尤为值得重点关注。
因为本身是一款以“安全”为核心卖点的软体。
一旦技术漏洞被发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问题,也可能被竞爭者放大无数倍,直接击中vaultguard的核心竞爭力。
一款密码管理工具,安全技术就是它的生命线。
安全產品的用户只有一次信任,如果辜负了这一次信任,就永远无法挽回。
不过技术方面的挑战林枫倒不是很担心,毕竟现在上线的2.0版本並不是林枫的底牌。
林枫还有3.0版本没有正式推出。
而且作为一个有著十年先知优势的技术人员。
真要跟林枫卷技术那林枫还真不虚。
而第二种风险呢则是来自商业竞爭的倾轧。
商业竞爭是任何软体长期竞爭中一个不可避免问题。
林枫清楚,vaultguard的定价策略和用户定位,直接抢占了1password和lastpass等行业巨头的个人用户市场。
虽然像是1password和lastpass这些前辈早已將重点放在企业用户上。
但这不代表这些巨头们愿意轻易放弃个人用户市场。
毕竟每年的利润还是很香的。
当一个新竞爭者以“高性价比”切入抢食,这些前辈当然可能採取一系列手段来打价格战。
这个林枫同样不是很担心,反正林枫这边的製作成本其实低得很,运营成本也不是很高。
真要打价格战,林枫也同样不虚。
实际上无论是技术战还是价格战林枫都不是很虚。
林枫比较担心的是第三种风险——盘外招与政治化攻击
如果说技术挑战和商业竞爭都是行业內的常规手段。
那么盘外招和政治化攻击则明显是非常规手段攻击。
遇到不守规则的对手確实很让人头疼。
偏偏还有很多对手是完全不守规则。
別看天天鼓吹什么民猪自由,在西方市场,民族和政治身份可是分分钟被放大成为一种攻击手段。
当然,如果林枫从事別的领域倒也不用太担心这种攻击。
但偏偏vaultguard本质上是一款信息安全软体。
信息安全这种东西,很容易被上纲上线。
这种软体与用户的隱私和数据息息相关。
而用户对数据安全又很敏感,使得即便是莫须有的攻击也能奏效。
如果真被对手抓住这种契机的话,还真有可能成为別有用心者攻击的突破口。
到时候直接一顶“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的指控”的大帽子扣过来,跳进密西西比河也洗不清。
而且最离谱的是这些指控往往不需要任何事实依据。
指控方只要张张嘴,澄清却需要无数倍的努力。
关键是林枫这种情况也没法澄清。
不越描越红就不错了。
得亏林枫来这边留学身份信息都是潜藏得很深的。
当初只有跟林枫同在屋檐下的那几个小伙伴完全清楚林枫的情况。
而现在又多了一个李思雪。
至於说此前林枫在siri那偶遇的那个高中同学对林枫的身份则是知之不详。
也幸亏只是有限个人知晓林枫的情况。
而且基本都不可能出卖林枫的信息。
不然还指不定因为身份的曝光搞出多少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