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对对对,林枫敷衍式地点点头。
这些问题对他来说,既无聊又毫无吸引力。
从林枫的角度,他的兴趣点在於创造性的突破,而不是陷在商业化的纷爭和流程之中。
萍果的技术团队提出的部分问题,对他而言更像是有点多余的问题。
很多流程基本都是已经是共识操作了?
还专门再问他一遍做什么呢?
而且这些已经达成操作的“常规操作”,是成熟公司在执行层面绕不开的標准流程。
基本也不可能因为一个新人额外心血来潮就改变既往流程吧。
像第三方接入的审核机制,这种问题萍果內部肯定早有预案。
像app store和itunes这些都经常跟第三方打交道,怎么可能没有一套跟第三方打交道的规则呢?
而且很可能不止是萍果,每一个有成熟生態系统的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之前肯定有过严谨的討论和章程了。
在已经產生定式的情况下,这些玩意就照本宣科的按照既往路线执行基本就不会出差错的。
也就是说约瑟夫询问林枫的是早就已经有答案的问题了。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拿著有答案的问题去问別人岂不是有那么一种被考试的感觉。
林枫不喜欢这种感觉。
非要询问林枫还有没有什么更高明的路线,林枫本能地感觉是多此一举。
还是说这些技术人员觉得林枫太天才了?
就感觉他对於一些已然约定俗成的东西还有更高明的想法?
对此,林枫很无奈,因为这很可能是真相。
这或许也是天才的无奈之处。
人们觉得你能顛覆一次常识,就能顛覆无数次常识。
於是总出现很多常识性问题。
这让林枫不胜其烦。
还特么想著快点交接完事呢。
老问这些基础问题是怎么回事。
这样搞要交接到猴年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