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交代完自己的助理这些事情之后,林枫就接著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说实话比起跟人沟通,林枫更寧愿去面对一些纯粹的技术。
同技术打交道,能让林枫收穫到久违的寧静。
但没办法,世界是由人组成的,免不了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而此时林枫忙什么去了呢。
林枫已经对快捷指令设计的很成熟了。
而现在林枫还要在快捷指令上做哪些更进一步的完善。
林枫需要在防盗版上做文章。
虽然理论上讲丑国防盗版机制要健全一些,但实际上也仅仅是理论上。
当利益足够大的时候,很多事情都难说。
对於快捷指令这样一个价值可能超过七千万美元的应用,多加点小心没什么。
尤其是这样的快捷指令软体就算短时间不被苹果收购也没什么,还可以在市场上狠狠捞一波。
这种情况下防盗版是有必要的。
毕竟这背后涉及到的是真金白银。
为了防盗版,林枫在安装程序上设计了一道“鉤子”验证机制。
这里提到的“鉤子”其实是一个概念性的防盗版手段,它指的是一个用於验证设备身份或授权状態的程序机制。
在这个场景下,林枫通过“鉤子”实现设备id绑定,使得软体在安装或运行时会自动与伺服器通信,验证当前设备是否具有合法的授权。
在用户安装软体时,鉤子机制会自动从设备获取一些唯一的硬体信息(如设备的mac地址、硬碟序列號、cpu id等),然后基於这些信息生成一个唯一的设备id,这个id会与用户的授权绑定。
每次用户运行软体时,软体会检查本地设备id並与伺服器进行比对,以確保用户使用的设备是合法授权的。
鉤子机制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进行触发,当用户首次安装和启动软体时,软体会自动调用这个鉤子,並向伺服器发送设备id和用户的授权信息。
伺服器验证该信息后返回授权令牌给设备,设备就可以合法运行软体。
如果授权不通过,则软体会阻止运行或限制功能。
有些鉤子会在软体运行过程中以隨机的间隔重新向伺服器验证授权,確保用户的授权状態没有变更。
这种动態鉤子有效防止某些盗版者通过静態破解安装包的方式绕过授权验证。
在现在,这种鉤子机制还不算特別常见,后面几年倒是也有针对这种机制的盗版。
但此时嘛,这种手段对於盗版防护来说已经非常有效,因为它让每台设备都必须与伺服器保持通信和授权匹配,破解难度更大。
这种技术的核心思路在於,软体的核心授权信息並不完全存在本地,黑客如果试图破解,必须绕过动態验证和伺服器的授权系统,这会让破解和分发盗版变得极其困难。
不过仅仅是这样还不够,林枫还设计了一套“暗水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