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懵逼的眨眨眼睛,这玩意他也没听说过。
不过到了晚上,周远总算见到这个年头要做点小零食的繁琐了。
淘米那些不用说,八九成的糯米外加部分梗米,淘洗过后,都用清水浸泡了起来,据说要浸泡一夜以上。
平常自家吃饭啥的,都是粗粮为主,但做这个玩意,就是得糯米为主。
据说浸泡完以后,还需要晾乾,然后上石磨磨成细粉,
这点活,秦梅跟豆儿媳妇就忙了一天。
到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周满仓也来帮忙了。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一步,温水红化水,揉搓糕屑,周老四跟周满仓轮流跪在蒲团上,把糯米粉缓慢的注入水。
然后仔细的揉搓著。
跪著倒不是什么仪式感,就是单纯的好使劲。
毕竟从上往下压,浑身的力量能全部使到木盆里的麵粉上去。
豆儿嫂子也是拿著借来的木製糕框模具,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的清洗著。
周远不由好奇问道:“嫂子,这不过年不过节的,怎么想起来做这个了?”
豆儿嫂子看著在门外疯跑的小苗儿一眼,眼里满是温柔,她轻声说道:“小苗儿过年五岁了,他爹不在家,想著给他上个茶,让他平平安安的长大。”
这个周远倒是了解一些,像是周岁啥的,这边的父母都会给自己孩子上个茶,其实就是糯米粉糰子为主。
在祖宗牌位前,供上三样东西,让祖宗能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不过一般都是做周岁,十岁。
而苗儿却是才四岁,按理来说一般不做,
周远还想著再问,却被秦梅扯了一下衣服,於是自觉的闭上了嘴。
估计里面是有事的。
至於为什么在周远家做这个,只因为周远家有一口大铁锅,能正好放得下蒸屉。
模具是四方的梯形木格组成的,像个宝盖似的。而蒸屉却是不同,那是一块平板,上面打满了小圆孔,指头粗细,这是为了上蒸汽的。
费时间是肯定的,周老四周满仓两人揉搓了一个时辰的样子,这才把糯米粉,揉搓成了一粒粒犹如小米大小。
不粘不干,湿度正好,两条扁担往大竹扁上一架,模具平放在上面,乾净的竹畚箕舀起一下揉搓好的麵粉,往模具上一倒。
戒尺一敲,然后刮平塞满每个格子。
模具是上面大下面小,然后蒸板铺上潮湿的纱布往模具上一盖,一个翻身,上下左右,边边角角全部轻敲几下,等到抓住模具边上两个把手揭开,一块块小糕就完成了。
周满仓看著边边角角都完完整整,也不由轻笑道:“这下圆满,老四揉搓的糕屑揉的瓷实。”
周老四也是正色道:“是豆儿的福气好,在外面肯定能平平安安的。
披红掛绿的出去,就能全须全尾的回来,陈家的祖宗会保佑他的。”
周远这个时候,才清楚,这次蒸糕,估计是为了在外参军的陈豆豆,而不是为了他儿子。
平常人家祭拜祖宗,现在公家並不反对。
但陈豆豆毕竟参军了,也算公家人,所以有些事就不能那么明显了。
怪不得大家都是神神秘秘的。
等大锅水开,上蒸屉,据说要等到蒸汽透过锅盖往上冒,然后撒上一遍凉水,如此两遍,才算蒸好。
等到下一屉的时候,敲糕箱的周满仓,又玩了个新样,
那种浸泡过后晾乾的桂,却是在模具当中每个格子里撒了几朵。
这回蒸出来又是不同,连站在堂屋的周远都闻到一股桂香绕在鼻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