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恆拉著村里三四个跟他家亲近的半大孩子,现在把绳套跟陷阱那块给承包了。
周远发明出来的东西,现在却是不带周远玩。
这让他怎能不忧伤?
关键周老四跟秦梅都难得的大方了一回,竟然捨得把自家每天的稳定收入,分给其他人家。
要知道,绳套的钢丝,是周远买的。
陷阱是周远带著周恆挖的。
然后现在不管每天收穫多少,都是三四个孩子平分。
周胜利,周解放,这些熊孩子也是没骨气,竟然就因为这点小好处,就事实上的认周恆当“老大”了。
“大伢,你天天唉声嘆气著干嘛?
別人想都想不来的好事,你还不情不愿的。
你看宋老师那些学问人,给谁开过小灶?
以前这叫啥?
这叫专为你一个人请的先生。”倔老头也实在看不管周远的小老头模样,忍不住就开口说他两句。
“倔爷爷,咱们换换!”周远还是垂头丧气的回了一句。
的確,这段时间,宋老师总要抽空出来,给周远开小灶。
也不是別的,既然准备安排周远去金陵地区学习炕房孵蛋技术,那必然的一些专业术语,总要交给周远吧。
比如如何標註温度,湿度,如何记录,如何设计表格,这些东西宋老师也是边查资料,边教学周远。
关键周远除了繁体与简体的转化,其他东西都懂,却是要装出一副不懂的样子出来。
这才是让他最鬱闷的。
像是咱们现在使用温度单位,与湿度单位,解放以前就基本上跟国际接轨了。
也就是使用摄氏温度(c)以及相对湿度(rh),这一段时间咱们又跟老毛子交好,他们那边过来的各种设备,也是以此为单位。
水银温度计与乾湿球湿度计,宋老师就害怕周远不懂,每天都像是哄孩子似的,指著一个个刻度,告诉周远这是什么什么!
周远还得在懵逼与恍然大悟的神情当中转换。
也就是周远每天都得把自己装成对新知识一窍不通的样子,这玩意让周远了无生趣。
关键周远还不能指责,毕竟在宋老师来说,周远的这个学习是相当必要的。
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各种手艺,为啥不能形成產业化。
除了部分手艺人敝屣自珍外,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咱们的手艺传承,没有一个標准化。
大多靠经验判断。
歷史上最害人的一句话,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一下子把读书人划到了所有行业的最高端。
这话本身没错,读书才能学习。
但被某些人曲解了里面意思,变成了只顾读书不求甚解,更不求实践的迂腐之言。
“小猴崽子,我倒想跟你换换,让我年轻个五十岁,我也想坐到学堂读书去。
哎,大伢,村里现在建的那房子,是学堂吧?”倔老头先是抱怨著年华老去,又对村里的事情好奇了起来。
“对,听宋老师说,等到学堂建成,到明年开春,县城里会派一帮老师下来。
这边就是咱们青石镇第一小学了。
到明年,我家二伢子,燕燕,都得进学堂读书了。
到时候学不出来,就用戒尺打他们手心。……”
周远想到周恆被抽手心的画面,想想就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