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江南水乡大部分农村,不是像青石镇这样的。
不论是养蚕还是商贸,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副业。
青石镇原本也有。
像是解放前原来长江段,在某一段某一段有检查站或者关卡的时候,就有很多客商情愿绕路。
在元宝湖这些地方,通过小河渠绕过检查站.
或者就是把货在青石镇上倒一手,虽然少挣部分利润,但也比经过关卡让那些黄皮狗扒一层皮要好。
但解放后,关卡肃清,没有乱设卡收税的人了,所以这边运粮河也是没人走了。
想要发展一个地方,第一就是得有钱。
像是青石镇现在根本就没有工商业,到哪去有钱?
所以周老四父子,只是把养鸭当成了一份工作,但在工作组而言,这就是他们的希望。
养殖业,是工作组准备发展的重点行业。
“能请来人现场指导么?”朱组长翻身坐直了身体,下意识的递出了一根捲菸,直接就问起了正事。
“不行,人家肯让我们派人去学就已经很不错了。
人家根本就不愿意离开家乡。
现在这个时候,咱们也不能强制人家作坊主。”宋老师说到这儿,也是很无语。
“那咱们派人去学?”朱组长这个不是询问,而是答案了。
既然想发展养鸭事业,像是孵化这一道流程,肯定是要掌握的。
山不来就我,那人就得去爬山,这是毫无置疑的事情。
“嗯,现在镇上问我们,是咱们自己派人去学,还是由县城那边安排人过去学?”宋老师询问道。
很多话都是废话,但又是必须要说。
就像是由县城安排人去学习孵蛋的提议一样。
这个上面不是不能安排,而是有点大材小用,现在到处都缺有文化的青年。
城里的各个工厂,也要恢復生產。
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人,人家城里的工作组也是当个宝,又怎么会把优秀人才安排到乡下来。
但这个问题,又是必然需要问的。
镇上问这个事情,问的不是选择题,而是问周家村这边有没有合適的推荐人才。
就是这么简单。
朱组长沉吟了一会儿,却是对著宋老师询问道:“你觉得周远行不行?”
宋老师闻言笑了起来,他把眼镜往上推了推,却是笑道:“我在镇上能想到的人,也就是他了。”
“嘖嘖···关键咱们以什么名义安排他去学?”朱组长也是为难的咋舌。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养鸭场实际上还是临时性质,隨时可以取消。
所以到现在周老四也就是个临时工,也没有安排场长会计什么的。
但如果这个时候要安排周远去学习炕房孵蛋,那总要给人家个名头吧?
不管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总不能让人家担著个白名去忙。
实际上,等再过几年,这个上面却是要简单的多。
因为过几年,乡下就要组建各个集体农场了,到时候要安排人就是简单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