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四是一路小跑著过去的。
周远也是扛著把铁锹跟在后面,他这个时候的心情,那就是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的。
既想著见识一下这个年头的群架,又纠结著待会自己该不该动手的问题。
动手肯定要动手的,但铁锹究竟是往脑袋砸,还是往別人小腿上抽,这才是周远纠结的。
这看上去有点孩子气,也有点怂,但让周远一个后世遇到过各种事情的人。
突然跟没仇没怨的人生死相向,周远还是过不了心里那道坎。
这也不能说后世不好。
但后世那种“打输进医院,打贏···”
那些宣传,真限制了不少人身上血性。
特別像周远这种怕麻烦的性格。
也就是在这种胡思乱想中,周远跟著周老四跑到了村子南边。
这也是周远娘舅家那个方向,据说秦老蔫家那个村子叫野路村,这也就说明了那个村子该是后来的。
像是江南水乡村子取名字这种事,也是很有说法的。
周家村这种村子,就是周远的祖宗第一个到这边的,以及往后的很多年,可能就周家一个姓住在这儿。
这是带姓氏的村子,都是差不多由来。
还有一种,是按照特点来取的,像是野路村就是如此,也就是说明了那边有一条小路,一开始就是几家外来户杂姓而居,经过几代人的发展,这才形成了村子。
这种事情,也是很正常。
还有那天工作组去逮人的“刘(留)家湾”那种地方,也是如此。
说这些,也就是解释一下,哪怕在圩田区里面,村子与村子之间,也是有鄙视链的。
单一姓氏的村子,瞧不上杂姓而居的村子。
因为单一姓氏的,真要打起架来,那可比周家村这种杂姓而居的村子要齐心很多。
说白了,就是同一个祖宗下来的,可以放心把后背交给別人。
而杂姓而居的大村,也瞧不起边上的小村。
真要遇到事了,那些小村的,根本就没自保能力,都是一鬨而散,投奔各个村子的亲戚家。
这在解放前是经常见到的。
所以周家村的人,也是瞧不起野路村的人家。
就像是周老四,估计是带著私怨的,跑到了地方,看到跟周满仓扭打在一起的一个老头,直接一扁担就抽了上去。
关键连跟在后面的周远,都借著火光,看清楚那老头就是今天白天来过的那个三舅公。
他不信周老四没瞧出来。
“嗷···”的一嗓子,那老头也是被抽的岔了气,往地下一躺,抱著膀子就打起滚来。
周老四还没停手,直接上脚连踹几脚,並且边踹边骂道:“妈的,闹事闹到咱们周家村来了,老子揍死你。”
懵逼的不止是周远一个,连边上对打的几个,都全部懵逼了。
他们刚才弃傢伙不用,改用摔跤,也就是因为认出了彼此。
结果好傢伙,周老四一来,直接这么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