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四对於周远的发呆,已然是习惯了。
这个儿子自从溺水后,就是时不时的这样长时间的发呆。
一开始周老四还是挺担心的,但经过三天两夜的单独相处,周老四发现这个儿子一点毛病没有。
周远干活的时候,勤学爱问,性格也是比以前活泛了不少。
关键这个老大,对家里是真关心。
就像刚才卖鸭蛋一样。
周老四虽然“嫌弃”周远把价格卖低了。
但他內心很清楚,要是让他去卖,估计最多只能卖到“八百”一斤。说不定那点余头,他还会反向给商贩抹去。
也就是周远卖了十三斤,一千(一毛)一斤。
而如果周老四卖,最多也只能卖十二斤,八百一斤。
那差距就大了,顶城里人一天工资了。
这玩意,周老四虽然没夸奖周远,但其实心里也有一种“儿子成才”了的感觉。
“行了,把胶鞋洗洗乾净,上船坐好,咱们回家。”周老四故意粗著嗓音说道。
这是代表父亲的威严,也就是说明周老四对周远这个白忙表示不满。
虽然训斥的没道理,但该教育的时候,还是得教育。
周远撇撇嘴,却是直接从路边揪下了一把杂草,就著湖水,清洗起了胶鞋。
鞋帮上洗完,也就坐在船上,把胶鞋脱了下来,鞋底还得洗呢。
这个年头,胶鞋可是稀罕货。
一般人家没有,就算有的人家,也是相当爱惜。
基本上用过之后,就会把它清洗出来,然后倒著鞋底朝上晾乾。
这都是周远从小养成的习惯,毕竟他们小时候也是差不多这样。
要是谁胶鞋上一摊泥,等到干了还不洗的话,肯定是要被大人骂的。
周远坐在船头继续挥舞著竹篙赶鸭,周老四也是慢悠悠的划著名船桨。
父子俩行行走走,並不著急。
一切都是按照鸭群的作息来安排。
鸭群要是发现食物了,那周家父子就停下来等著。
等到它们吃了一阵,差不多,在那嬉戏玩耍了,那就吆喝两声,继续上路。
这也让原本一个多小时可以回去的路程,却是变成了三个多小时。
到达鸭棚的时候,已然是夕阳西下,炊烟裊裊了。
周老四对著岸上喝道:“老倔头,收鸭子了。下来过个数。”
老倔头也没耽搁,直接推开棚子就跑了下来。
其实这个本来不关老倔头的事了。
以前是村里的,老倔头帮忙看著,村里各家各户出点粮食给他,那叫报酬。
但现在鸭群已经交给工作组了,这个上面,工作组並没有跟老倔头谈报酬什么的。
所以按照道理说,老倔头也是没义务再看著鸭子。
其实就算原来老倔头守堤坝,看鸭群,就村里给的那点口粮,也是养不活他自己。
肯定还是要在堤坝內侧,开点荒地,种点红薯之类的粗粮···
这玩意怎么算呢?
说是欺负老实人也说不上,就相当於周家村收留了他,给了他一个落脚的地方,他也是力所能及的做点贡献,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