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竟然定异地发现:
这位路评事竟然马头向西,去的是少室山,而不是太室山的方向。
快手中自然有嵩山派出身,却不愿行走江湖的武人,见此情形顿时懵圈。
他们立即排除了“迷路”的可能,心中不由得嘀咕起来:
“莫非嵩山派此前传信有误,这位路司李名为到嵩山派捕盗,实则到少林寺抓贼。”
少室山山路之上,夹道丛木交蔽,不见天日。
行到寺前,溪水成冰,唯有数株古柏,青翠如常。
少林寺方证大师,早得到通,当即带著西序一班人到寺前等候。
“路司李光临寺,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方证见路司李身后的一群快手,心中不由得暗自纳闷,这种情况,在路司李给他的信中並未提及。
“岂敢,岂敢。方证大师客气了!”路平也还了一礼。
他看著方证身后宏伟壮阔的少林,不由得讚嘆道:“好一座禪宗祖庭!”
方证大师微微一笑,便请路平入寺奉茶。
至於百余名快手民壮,他仿佛视而不见一般。
路平却笑道:“奉茶倒是不必,只不过本官来此,是为了缉捕两名大盗。“白头仙翁』”卜沉,『禿鹰』沙天江,不知大师可否认得?”
方证微微一证,点头道:“二人名號,老訥也略有所闻。”
“这就对了。”路平嘆道,“传闻二人正潜藏於嵩山大派之中。”
此言一出,群僧顿时譁然。
当下方证大师的西序首座,上前一步道:“路司李,久仰大名。听司李之意,似乎是在疑我少林窝藏?”
路平笑笑道,“若不搜检一番,怎知二人有没有躲在寺中?况且二贼狡猾,隱瞒寺中执事,暗中潜藏,也大有可能,若不调查一番,怎么证明少林没有『窝藏』?”
西序首座哑口无言。
群僧立即怒形於色。
路平身后的眾快手一个个圆睁双目。
眾人皆是一般的心思。
有明二百年来,来到少林的达官显贵、文士墨客,比比皆是,和僧人谈禪,寻访寺內古碑,临摹描拓,月下品茶,诗文唱和在禪林如此,在武林中,在江湖中人的心目中,少林寺的地位至今无人可以撼动。
第一次有人说“搜检”少林寺。
想不到啊,著实想不到!
眾快手原本以为,这位路评事敢查嵩山,胆子已经突破天际。
没想到,路评事的胆子比他们想像的还要大一些,
西序书记也有些著急,合十道:“路司李,並非我等不敬,只是司李乃是衡州——”
话音未落,路平已经將吏部的文书取出,轻轻平推,送至方证大师面前。
西序书记立即闭口不言。
华山论剑,路司李在江湖中已经算得上名噪一时,但耳闻和亲眼所见完全是两个概念。
眾僧见他神色淡然,仿佛刚才施展的精妙手法,不过是再平淡不过的事情,不由得更添忧色。
眾快手们看著路平,大多却肃然起敬。
难怪如此囂张,果然还是有些料的。
一时之间,眾人的自光齐齐看向方证大师。
方证接过文书,认真端详一眼,不由得面露苦笑。
路司李信中说,一劳永逸解决嵩山之祸,需要少林配合。
他原先以为,少林主要还是看戏就可以了,没有想到,路司李竟然给少林也安排了一个角色。
“少林戒律森严,寺中僧侣眾多,屋舍也颇为凌乱,不如让老訥安排戒律院僧侣自查,也免司李和眾位官差奔波之苦如何?”方证缓缓说道。
“我对少林素来尊敬,如今天下寺庙,窝藏江洋大盗,自身作奸犯科,比比皆是,但我绝不相信少林寺也会有此行径,此次前来,本是为少林清白而来,若是少林寺连这点坦荡之心思都没有,我自然无话可说,只能说失望而已。”
“司李这般说,有失偏颇,当今江湖安定,繫於少林威名,若是容忍外人肆意搜检,
少林名声损毁,江湖秩序何存?”西序首座缓过神来,急忙辩解道。
路平摇摇头,讶然道:“首座之言,口口声声是少林威名,江湖秩序,哪怕出於嵩山左盟主之口都是理所当然,如今却出於少林高僧之口,岂非可笑?”
“阿弥陀佛!”方证大师忽然合十道,“少林威名原本是空,执著於此,本不应该,
路司李所言不差。不知司李是什么章程?”
这方证大师居然同意了。
眾人看著这位身材矮小、容顏瘦削、神色慈和的高僧,均是惊讶不已。
一些少林僧,一脸的愤然不平。
路平心中却十分坦然,他所行之道为正,所凭藉的手段也是光明正大,提出的理由也是合乎情理,方证断然没有不充的道理。
“本官自然不会强人所难,快手入寺,当与少林戒律院一道,逐一排查,免得有奸徒混跡其中,大师以为如何?”
方证缓缓点头。
一旁默立的快手民壮,仿佛做梦一般。
却见路平回头,朗声说道:“诸位入寺之后,有敢妄动少林財物,有敢作威作福,欺凌僧侣,勒索钱財,有敢胡乱指认或者私纵嫌犯者,严惩不贷。”
眾快手民壮这才如梦方醒,齐声说“是”。
这一遭,应该算得上不虚此行。
眾人心中所思,与刚刚出发时所想已经大为不同,
当下路平吩附两位书办和少林执事商量如何入寺,如何检搜,自己却隨著方证,一道入寺。
一处处殿宇崔鬼,制度宏,气象殊异,当真是与別寺不同。
不说別的,就是佛前供奉的香炉也纹理古朴,方证说是宋以前器物。
堪称奢华。
“路司李这一手,当真让老訥猝不及防。”
二人转悠著,便来到藏经阁,老和尚见四下无人,不由得抱怨道。
“大师当真是隨机应变,让人佩服。”
路平由衷赞道。
他的目光,正看上一处迴转书架,这是按照轮迴五转概念,发明的一种可以旋转的书架,精巧別致。
“路司李杀鸡骇猴,老訥现在有些搞不清楚,是杀少林这只鸡,骇嵩山这只猴,还是杀嵩山这只鸡,骇少林这只猴,又或者以少林骇嵩山,以嵩山骇少林。”
方证的口气依旧没有放下。
他见路平正从书架上拿起一本手抄的《楞伽经》,不是看经文,而是在夹缝、封皮这些地方细细摸索,平和的脸色顿时又黑了一些。
“归途岂在远,只在放下时。”
路平將《楞伽经》放回架上,神情有些失望,口中却道,“少林、嵩山,两家合起来有两千之眾,我不过孤身一人前来,和尚说的鸡、猴之说,不是我在嚇唬和尚,而是和尚自嚇而已。”
【新建书友群:789541658(qq)各位有意请加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