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先生可想重返华山派
路平参与论剑的时间极短。
但对华山论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他將阵法融入剑法之中,提出剑气和谐说。
甚至他所论及的內功嫁接说。
都让华山论剑產生了微妙的变化。
虽然他在最后和岳不群斗剑的过程,有些看不透,但大傢伙依旧以为,路司李总的来说做到了开诚布公、知无不言。
在次日的论剑中,几乎所有观剑者,都以此为標准来要求论剑者。
第二个登台的是方证。
方证研习易筋经,內功已臻化境,更兼精通一十二般少林绝艺,在当世武林威望极高。
方证开言,说的就是禪武之道,讲的就是禪在武先。
左冷禪面无表情,心中则是激盪不已。
昨日路平和岳不群论剑,对他的震撼极大。
这都比不上路平派人来质问他:“岳先生一事,可与左先生有关?”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来人那张嘴脸,左冷禪记忆犹新。
堂堂五岳盟主、嵩山掌门,何时受过这等气?
他本要拍出一记大嵩阳掌,奈何心中却被路司李有些神秘且惊人的剑法所惊口中竟是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决计与左某无任何瓜葛。”
他心中愤愤不平,岳不群发神经,关他屁事?
五岳一出事,这路司李第一个怀疑的竟然就是嵩山派和他。
实在是过分。
方证说到《易筋经》,是因为峨眉山金光上人问了几句易筋经的事情。
“《易筋经》为达摩老祖所创,少林僧徒修习易筋经,也有几条需要遵循。
其一、自达摩老祖以来,这《易筋经》只传本寺弟子,不传外人。
其二、少林僧修习易筋经,须要参透“空、无相、无作』这三解脱门的至理,不至於荒废禪法。
其三、有缘之人。”
方证讲到此时,便以为《易筋经》之事已经过去。
谁知道峨眉山金光上人微微一笑道:“师兄说到此处,按说贫僧本不当多话,只是贫僧忽然想到一事,才不得不问,得罪之处,还请师兄莫怪。”
方证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讲的手势。
“贫僧以为,这《易筋经》不当为少林独有,我峨眉也有一份———“
话音未落,台下台下顿时譁然。
和方证隨行的几位少林高僧,立即面现怒色。
方证心中一凛,隱隱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还请师兄赐教!”
老和尚合十道。他说的客气,语气之中却有一股威严气象。
“师兄,贫僧似乎记得,这易筋经是达摩圆寂之后,二祖慧可在他身边的蒲团上找到的一卷经文。“
“正是。”
“当年二祖未解其意,便游歷天下,四处寻访高僧大德,同解妙諦,歷经二十余载,终於在我峨眉山遇梵僧般刺密諦,二位前辈高僧就在我峨眉金顶,得悟易筋经禪法。”
“不错。”
话到此处,少林诸僧不禁愣然。
台下群豪也恍然大悟。
这位金光上人藏的好深啊!
一直不动声色,原来就在此处等著方证,这竟然是打算—“
与少林爭夺易筋经所有权?
“多年前我曾经听师兄说起,一直到此时,慧可大师依旧未解易筋经武学,
直到十二年之后,他又在长安道上,得逢三原李靖,二人论道,互相启发,如今的《易筋经》武学才最终形成。贫僧所知就是如此。”
方证沉吟片刻,点头道:“师兄所言,分毫不差。”
“这《易筋经》武学,合该有我三原李氏一份!”台下忽有人喊道。
少林诸僧,更是吃惊。
眾人目光,看向声音来源聚集。
就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身穿一领白段子两上领布衫,身材高大,一手握一柄鸦枪,一手举著一册薄薄的册子。
离的近的看了一眼,就见上面“三原李氏家谱”的字样。
有识者暗道,这位李项来自三原,江湖人称“铁臂哪吒”,这是说他双臂力道非常人所及。
若是在平日,他这番说辞定然会遭到不少人的嘲笑。
然而今日眾人齐齐闭嘴,只觉得-
自从路司李昨日参与之后,这论剑变得如此热闹。
这般才算不虚此行。
石上的大佬们,也都是惊莫名,几位正教掌门心中暗自异,三原的李氏浑人倒也罢了。
这峨眉的金顶上人,素来不管江湖上的閒事,来到华山之后也一直低调,怎么此刻石破天惊,竟然异想天开,要和方证大师论《易筋经》归属。
几位魔教的长老以及某位魔教叛徒,均是面露笑意。
这个正教的瓜、少林的瓜,吃起来甚是香甜。
方证嘴角微微抽搐。
他先看看金光,又看看台下的李靖后人。
心中却是有些惊疑。
以自己的江湖地位,从来都是自己怎么说,对方怎么信,这一次说的明白,
却是屡受质疑,当真是前所未有。
哪怕同在金顶,你金光上人的传承何人不知道,跟梵僧般刺密諦有什么关係?
再说三原李靖后人,拿著一本族谱就想说自个是李靖后人,这就更加滑稽可笑。
“少林传承《易筋经》已有將千年之久,其间峨眉崛起,也有数百年,李靖后人也一直播於人间,为何这些年,从来没有找过少林?”
方证顿了一下,继续道:“当年般刺密諦也从《易筋经》中了悟妙諦,至於李卫公,建不世奇功,出將拜相,也从《易筋经》中获益不少。诸位这般说,让老訥极为不解。”
金光上人笑道:“师兄以为贫僧贪图《易筋经》武学吗?”
“不敢。”方证沉声道。
“贫僧以为,《易筋经》武学能有今日之成就,当感谢慧可大师,若不是他目光远大,胸襟开阔,以达摩遗留之经卷询於当时禪林、武林,甚至於士林,如何会有少林之《易筋经》武学?
只可惜千余年来,少林再无一位慧可大师,有这般破解门户之见的大无畏。”
金光晞嘘著摇头不已。
各派大佬和台下群豪听得此言,一时之间倒是颇为认可。
眾人点头称是者有之,交头接耳者有之,倒是没有不长眼的敢站出来喊,少林当公开《易筋经》武学,以效慧可大师之行。
方生等诸位少林高僧暗自著急。
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们心中对金光说辞,竟然隱隱有一些认同。
少林修习《易筋经》其实是国朝以来的事情。
但大多数少林僧其实被三条戒律拒之於门外,一向方证提起,就是参透“空、无相、无作”三法门。
这就很无解。
但凡你想修习,提出修习,那就一定没有参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