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点点头,亲手为何三七倒了一杯道茶。
在知错的时候认错,在请教的时候谦恭,哪怕是向何三七这般游戏江湖的人物学习,
路平一直都觉得是理所当然。
“不知衡州鬼市,主要交易一些什么?”
“三更之前,鬼市所卖,大都是柴米油盐衣食而已,偶尔也有一些禁品。
三更之后,找到黑白无常两位认路使者,会把江湖中人带到明月堡,明月堡原为卫所所有,后渐渐废弃,其中多是奇珍异宝、神丹妙药,此外还有江湖禁物,如蛇虫毒兽、暗器机关、武功秘笈等等。”
路平一惊,这样的鬼市连武功秘笈都卖,倒是確实值得一探究竟。
他看向吕光午,吕光午却看向手中的茶盏。
“哪里头的武功秘笈,百中有一真,就算是走大运,你想从哪里买到高深的秘笈,还是做梦更加稳妥一些。”
吕光午忍不住嘲讽道。
何三七也道:“南侠所言甚是,不过衡州鬼市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兜售江湖上的隱秘消息—”
路平沉吟片刻,看著何三七问道:“何先生可曾在鬼市卖过餛飩?”
何三七额角顿时升起两道黑线。
他不悦道:“小本经营,餬口而已,何必去鬼市凑热闹。司李要是问我去过没,当然我是去过的。”
路平想了想,又问道:“先生以为贾布去鬼市想做什么?”
“不知道。”何三七道,“不过贾布这等人物来到衡州,什么地方都不去,偏偏去鬼市,这不反常吗?”
路平开始在屋內来回步,凝神沉思起来。
贾布在衡州不敢行动,完全是忌禪衡州正教之势,顺便去鬼市买点奇怪的东西孝敬杨莲亭並没有什么奇怪的。
不过,既然是这伙魔教首次在衡州的行动,关注一下也是应该的。
不多时,胡三的打行也传来消息,內容和何三七所说差不多。
路平立即下了决心:
“既如此,吕先生、何先生可愿和我一道,探访鬼市?”
五岳论气的最后两项,路平將它交给了赶来的沈周。
他和吕光午、何三七要了一条船,顺流而上,在蒸水和湘水匯合之处,改道往西。
平水帮的水手奋力盪桨,船行飞快,木浆在水中搅起一朵朵浪,如雪飞舞。
到黄昏时分,三人便赶到上市港。
上市繁华,岸上居民居住在一条街道上,茶肆酒楼,各色字號应有尽有。
唱戏、卖艺、说书、算命、赌钱,各色人等,无所不备。
河边泊著不少卖货、买货的剥船。
江水敛灩,山色空濛,江面上舟船行驶,往来不绝。
一曲曲带著湘湖风味的渔歌此起彼伏,声音直入云霄。
何三七打探消息。
路平和吕光午坐在舱中,看书聊天打发时间。
吕光午看了一眼路平手中的书册,不禁微微頜首。
一册唐人郑熊所写的《番禺杂记》。
其中提到番禺的鬼市道:“海边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人与交易,多得异物此外,唐代有名的就是西域鬼市。
史书的记载更加直白:“西海有市,贸易不相见,值直物旁,名鬼市。”
夕阳西下。
街市上店铺大都关门歇业,停泊在河边的船只也大都离去。
“司李,我看魔教一行二十多人均已经登岸,各自佩戴弓弩。”何三七回来道。
路平和吕光午来到船头,便看到一幅壮观的情形。
一道道火光忽闪,宛若一条条巨龙,正从各方,涌入集市。
人流悄无声息,大街上静悄悄一片。
除了嘈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来到市面上的,找好了自己的摊位,摆好货物,依旧一言不发。
这就是鬼市的规矩之一,不叫卖,不抬价,不砍价。
不多时,整个集镇就明亮如昼。
路平、吕光午、何三七带著几个平水帮的登岸,很快就会来到镇上。
这鬼市倒是应有尽有,创造者的规划,也颇费心思。
这边大担小担是卖菜蔬的。
往前走,就嗅到一股浓烈的腥味,影影绰绰站著、蹲著好些人,身前各有一盏灯,披著各色毛皮的,售卖各种动物肉,尤其是“鞭”最受欢迎。
过了此处,便是出售旧衣服的。
这些日常生活所用,占据了大半个集镇。
街面也有一些店铺,悄悄开门,参与了“鬼市”的生意。
摊前的顾客往来不绝,他们拿起货物,略略一看,朝著卖家点点头,將货物包好,付钱带走,其中不发一言。
“司李,就在前方。”何三七小声道。
三人来到一处小巷。
巷子中的情形让三人顿时都愣住了。
二十多个身穿黑衣的魔教教眾排成一行,面朝巷子的墙壁,或站立,或席坐。
背后也如其他的卖家一样。
用一块方布在地面上展开,各自点一灯笼。
昏黄的灯光中,贾布头上的特角十分扎眼。
堂堂日月神教实际的三把手。
如今南来衡州,竟然是为了:摆摊卖货?
路平静静地发了一会呆。
就和二人进入小巷,蹲下身子在摊前慢慢走过,货物旁各自用布帛上写著一行字:
“强弓一张,带箭十枝,配合溃烂毒药。”
“上品化尸水一瓶。”
“太行千年灵药,可抵十年內力。”
“极品神仙水一瓶。”
每一个都標註了不同的价格,二十多人的货物,价值数百两。
路平伸出右手,轻轻触了下何三七,划了一个手势。
何三七会意,立即带人上前將眾人的货物尽数买了。
他们转头出巷,魔教眾人才回过头来,收起摊上银子,也不清点,直接放入一个大箱子中。
路平带著眾人转悠一会,回到这道巷子时,转头一看,就见魔教眾人再次面墙立坐。
身前却是多了一批新的货物。
路平不禁嘴角一阵抽搐。
又朝何三七做个手势,老何会意,也是哭笑不得,带著平水帮的数人,再次將货物一扫而尽。
如此往復四五次。
再次回来时,才不见一眾魔教徒。
远处的寺庙传来阵阵钟声。
子时已到。
各路摆摊的立即开始收货,不片刻,大多数摊点已经空空如也,摊主或者挑担,或者推车,或者背著包裹,依次离开集镇。
东面忽然来了二人,都是身材高大。
一人一张黑脸,一袭黑衣,头戴高帽,上书“一见就发”,手拿索命鉤。另一人一脸煞白,一身白衣,手持哭丧棒,高帽上写“一见財开”。
黑白无常提著灯笼,不声不响地巡行一遍。
便回身东行。
从街巷之中,涌出上百名黑衣人,都以面纱遮面,一言不发地跟在黑白无常身后,向东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