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一场风暴很快席捲全国,伴隨著多地高校不断出现停课运动,及至五月,高考彻底停止。
不过这些,暂且老王家关係不大。
正式起风那会儿,安寧已经进入財政部將近一年,並在半年前已经正式转正,到手工资也到了56块,附带各种票证若干。
这年代的物价,纵使没有家里补贴,也足够她过的很滋润了。
加上家中成分清白,本人也受上面领导看重,暂时影响不大。
家里那两只就更是了,不说老王在厂里深耕多年,杨厂长可不是吃素的。纵使有一二眼红嫉妒的,等閒也闹不出么蛾子。
倒是隔壁孟家,等安寧得到消息时,孟家两口子已经离婚了,据说还是孟国柱亲口提的。
两个孩子户口也隨了女方。
除去过於溺爱女儿外,孟国柱能走到今天,显然也不是个傻的,哪怕如今消息闭塞,有些形势还是看得懂的。加上早前那一出,或多或少影响到了继女的前程。
知晓再耽搁下去,闺女儿子前途必然不保,短暂的沉默过后,这位早前的孟主任出手堪称果断。
“慧慧,这些年是我老孟对不住你,这里是三千块钱,还有一些金玉首饰,这钱你拿著,其余的,记得找个没人的地方埋起来。”
“以后怕是风声愈发紧了,这些东西记得千万不能叫人看见。”
短短几年,眼前人发间已经多了不止一缕的白霜。此刻却是目光温和,一字一句交代著什么。
文慧目光顿了顿,最终还是沉默著將东西接了过来。
不等她开口,只听眼前这人又道:
“也不用担心我,到底是早前战场上走过的,没了前程也就算了,旁的,还不至於,也没到那个地步。”
一直到早前热闹的院子彻底空下去,老孟这才神色发怔地盯著一处,不晓得再瞧什么。
因著老孟家的离婚,槐胡同附近倒是还热闹过一阵儿。
不过,旁人家的事总归是旁人的,打从67年开始,知青下乡已经成了潮流。尤其是那些暂时还没工作的,厂里厂外一片哀嚎声。
安寧的便宜大哥江卫国也不意外。
瞧著眼前面带恳求,神色急迫的大儿子,卫乔也不由无奈的嘆了口气:
可这年头,工作哪里好找呢!
卫乔早前不是没有打听,甚至不惜出钱买,但之前的饥荒年不说,一份工作代表的可是每月固定的粮食,这年头谁家也不是傻子。
何况跟之前的自己一样,卫国这学歷也太低了。
不是不能安排,可这会儿不比之前,大批初高中毕业还没著落,其中还有不少厂里的职工子弟,你一个小学生,还没啥特长就这么“幸运”弄来的工作。
这瞧著谁不觉得有猫腻?
尤其这会儿老王家,三个孩子都已经拿到了稳定工作,正是惹人眼红的时候,怎么可能再节外生枝?
旁人都还饿著的时候,你一个人胃口这么大,迟早也是要被撑死的。
这个道理卫女士懂,王明德这个聪明人只会更懂。
至於转让自己的那份工作,那是不可能的,经过早年那段时间,没人比卫乔更懂一个工作代表什么。
尤其这会儿形势动盪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