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董承的私心
步鷺微微摇头,稚嫩的脸上浮现出几分思索之色,轻声说道:“恕我年幼,对他了解並不多。不过,方才在一旁观察,倒也不难看出,此人明显带著武夫的脾性,有些急躁冒进,行事不够沉稳,甚至还透著些敏感多疑。就拿刚才他提议要带人进城帮忙一事来说,
全然没考虑到自身身份的敏感性,差点坏了大事。”
刘贤听后,眼中露出讚许之意:“只这么片刻的观察,你就能看出这些门道,著实难得。”
徐晃与董承打交道的次数相对较多,对他的过往经歷也知晓一二,因而沉默片刻后,
缓缓开口道:“他虽是国舅,可早年也不过是董卓手底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罢了。纯粹是因为他的女儿嫁给了天子,这才逐渐受到尊崇,不过,天子东归途中发生的两件事,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徐晃作为天子东归的亲歷者之一,所掌握的情况自然比旁人更加详实、细致。
“路过华阴之时,段煨有意迎驾,想將天子接到他的驻地好生歇息,这本是一片赤诚之心。可杨定却极力反对,甚至反过来污衊段煨有反意。而董承呢,竟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支持杨定。”
“两人还联手攻打段煨,当时那场面,混乱不堪,天子被嚇得不轻。虽说最终天子並未住进段煨的营地,但也並未轻信杨定和董承的诬陷之词。”
刘贤听得格外认真,微微眯起眼晴,脑海中浮现出当时那剑拔弩张的场景。
这段歷史情节,他也有所耳闻,此刻听徐晃亲口讲述,更觉其中疑点重重。
刘贤有些感慨的说:“段煨可是凉州三明段潁族中兄弟,家族声名显赫,他又怎会有谋反之意呢?况且,我还听闻,即便与杨定、董承爆发了激烈衝突,在那种处境下,段煨仍不计前嫌,愿意拿出钱粮,供给天子和百官。这般高风亮节,实在是难能可贵。”
“还有一件事,在曹阳我们被李催、郭的追兵赶上,前方横著一条河,天子当时身处高处,要想渡河,必须先用绳子把天子续到下面。可混乱之际,一时间去哪里找寻绳索?董承当即带人在人群中抢夺绢布。巧的是,皇后手中正好有一些绢布,我至今仍清楚记得,董承竟直接命人硬抢,还砍死了皇后身边几个护卫,当时把皇后嚇坏了,身上还溅到不少血跡。”
徐晃说到此处,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满是疑惑。
他虽没有確凿证据,但仅凭直觉,就觉得此事透著古怪。
“公明,人皆有私心,董承自然也不例外。”刘贤顿了顿,看向徐晃,目光深邃。
刘贤忽然又问道:“我听闻,天子抵达洛阳后,董承曾主动联繫过曹操。也就是说,
曹操前往洛阳,这里面也有董承的功劳,此事可当真?”
徐晃点了点头,“確有此事。当时董承在天子面前,替曹操说了不少好话。他与韩暹、杨奉、张扬等人向来不和,只要一碰面,就会发生爭执。”
刘贤心里的想法愈发清晰,说道:“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看,就不难理解董承的所作所为了。他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提升自己的地位。就拿第一件事来说,诬陷段煨,
说白了,就是不想让段煨得宠。”
“天子患难之时,段煨远接高迎,表现得如此完美,董承和杨定都心生嫉妒,所以才合谋诬陷他,阻止天子前往段煨的营地,甚至不惜大动干戈,与之大打出手。”
“至於第二件事,公明,你且想想,倘若混乱之中,皇后不幸身亡,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刘贤目光紧紧盯著徐晃。
徐晃心头一震,面露惊惶之色:“这这怎么可能?董承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谋害皇后啊!”
刘贤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事实证明,皇后最终安然无恙。但这並不意味著,他当时就没有动过那样的念头。”
“当时追兵近在眼前,局势万分危急,即便皇后遭遇不测,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可他为何要这么做呢?”徐晃仍满心疑惑,追问道。
“因为,一旦皇后不在了,他的女儿董贵人不就有机会取而代之了吗?我刚刚说过,
將这几件事联繫在一起,就能看透董承的心思。”
“在洛阳时,董承联络曹操,其初衷压根就不是期望曹操迎驾到许昌,他只是想拉曹操做他的帮手,共同对抗张扬、韩暹、杨奉三人。张扬是名士,压根就瞧不起董承,韩逼和杨奉则都是白波贼出身,与董承走得也不近。”
“一个孤立无援的人,在乱世中寻求帮手,再正常不过了。再者,论起来,董承只是董卓的西凉旧部,不受待见,不被接纳,也不足为奇。”
听完刘贤这番抽丝剥茧、入木三分的分析,徐晃和步鷺的心中犹如掀起惊涛骇浪。
过了许久,徐晃才再次开口,语气中带著几分篤定与忧虑:“若真如你所言,那董承此人根本就不可信任。”
刘贤却轻轻摇了摇头,“恰恰相反,虽说他存有私心,但仅凭他女儿与皇帝的这层特殊关係,反而证明他是值得信任的。在这乱世之中,谁都有可能背叛天子,唯独他不会。
因为一旦失去了天子这棵大树,他便再也无法享受如今这般尊崇的地位,国舅、车骑將军,这些可都是旁人做梦都难以企及的殊荣啊!”
董承虽有诸多瑕疵,但仍是一枚不可或缺的重要棋子,而徐晃和步鷺,也在刘贤的这一番剖析下,对董承有了全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直以来,刘贤看待他人总是秉持著公正客观的態度,既不盲目偏,也不轻易氓毁。
就拿董承来说,不能因为他是国舅,就理所当然地將其认定为一个无可挑剔的好人。
细细回顾董承所做的那几件事,若是较真起来,即便砍了他的脑袋,也不算冤枉。
抵达芒碭山后,徐晃一见到关羽,便尷尬的垂下头,目光闪躲,根本不敢直视关羽那如炬的目光。
关羽见徐晃这般模样,心中便已明了。他难得地露出一抹笑容,说道:“看来,公明已经弃暗投明了,这实在是太好了。往后咱们便能齐心协力,一同营救天子,共扶汉室。”
既然徐晃已经归顺,关羽自然也不会住屯土山的事儿不放。他当即陪著刘贤三人在芒碭山里四处转了转,熟悉地形。
刘贤曾在芒碭山待过一段时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川地势颇为熟悉,一路上,他也適时地提出一些建议。
“对了,翼德呢?”走著走著,刘贤不禁好奇地问道,
“三弟他时常带人下山,有时抢些粮食,有时夺些財物。不过,我早已告诫过他,我们虽落草为寇,但绝不可侵扰百姓,子山你大可放心。”
刘贤洒脱地说道:“其实,翼德这性子,倒还真適合做个山大王。抢些东西,在这乱世之中,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我之前不也这么干过嘛。”
眾人转了一圈后,重新回到营寨。
关羽立刻命人摆酒设宴,盛情款待刘贤三人。席间,眾人推杯换盏,谈论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转到了即將爆发的袁曹大战上,
“哦,对了,我已经探听到皇叔的下落,他去了鄴城,一切安好。皇叔还特意让我们转告你二人,让你们安心待在芒碭山,配合我们一同救出天子。”
关羽听闻兄长的消息,激动得双手颤抖,眼眶泛红,声音略带硬咽地说道:“总算是有了兄长的消息,真是太好了!我日夜牵掛,这下终於能安心些了。”
“是啊,我早就说过,皇叔吉人自有天相,必能逢凶化吉。”一旁的徐晃也跟著附和道。
刘贤和关羽正聊得热火朝天,外面忽然响起一阵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