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对孙策可谓是恨之入骨,毕竟他的父亲刘,就是被孙策一步步逼得走投无路,
最终含恨而死。
刘临死之际,將一切都託付给了华歆,满心期许他能守住豫章,保一方安寧,护自己的家人与旧部周全。
可如今,面对孙策的大军,华歆却深感无力,光是听到孙策这个名字,他就觉得脑仁一阵阵地抽痛。
“公子,这一次只怕豫章要守不住了。”
见到刘基,华歆一脸的惭愧,目光闪躲,几乎不敢直视刘基的眼晴。
他心中满是愧疚,自觉辜负了刘的临终嘱託,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却拿不出半点办法来应对。
“难道真的守不住吗?”
刘基的声音微微颤抖,既带著对局势的绝望,又怀著一丝不甘,毕竟父亲辛苦打拼的基业,怎能轻易拱手让人?
华歆再次嘆气,无奈的说道:“城中能战之兵,不过才三五千人。你看看孙策,他兵精將勇,此番带来的兵马多达两万,兵力悬殊如此之大,就算我们凭藉城池之利,能守住一时,又怎可长久?粮草终会耗尽,士卒也会疲惫,到那时,又该如何是好?”
忽然,有兵丁匆匆前来稟报:“大人,孙策的使臣虞翻求见。”
2
华歆对刘基摆了摆手,强自镇定地说道:“公子且先去后堂稍作歇息,待我见见孙策的使臣,听听他说些什么。”
刘基无奈地点头,迈著沉重的步伐离开了前厅。
身为汉室宗亲,作为刘的儿子,刘基实在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残酷的结果。
他的父亲,死的时候才四十二岁,正值壮年,却被孙策逼得败退到豫章,最终鬱鬱而终,壮志未酬。
可如今,不管刘基心中如何愤,华歆看起来根本没有抵挡的勇气,这让他倍感绝望。
但是见到虞翻后,华歆还是强撑著架子,故意装出一副强硬的模样,冷冷地看著虞翻,大声喝问道:“孙策无端领兵来犯,你有何话说?”
虞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不卑不亢地说道:“府君也是明事理之人,自然应该知晓识时务者为俊杰。孙將军心怀仁义,实在不忍生灵涂炭,百姓受苦,所以特意命我前来,与尊驾好好聊聊。
,
“府君试想,一旦战端开启,这里將会变成何种模样?城中百姓又將遭受怎样的苦难?你心中应该比我更清楚。”
华歆本想放几句狠话,驳斥虞翻,可话到嘴边,终究只是哼了一声。
他心中暗自腹誹:明明是孙策无端来强占我的豫章,还说什么狗屁的仁义。可他也深知,这就是乱世的生存法则,谁的拳头硬,谁就能高高在上,谁就有资格美化自己。
谁让孙策强的可怕呢?华歆根本就无力反抗,
人家就算是侵略,打的也是“文明”的口號,要建立“大江东共荣圈”。
虞翻见华歆並未发作,便笑著又说道:“听闻府君你与王会稽齐名,都是名震天下的名士,我虽然远在东陆会稽郡,对你却早就仰慕已久。”这话看似恭维,实则暗藏玄机。
高手过招,往往绵里藏针。
华歆何等精明,自然听出了虞翻的弦外之音。
“王会稽”指的就是王朗,虞翻这是拿王朗来敲打他,暗示华歆:昔日王朗镇守会稽,冥顽不灵,妄图抗拒“文明”,结果怎样?还不是被孙策打得落流水,狠狐逃窜。
你华歆要是也想负隅顽抗,王朗的前车之鑑,就是你的下场。
华歆嘆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我不如王会稽。”
他这话既是自谦,也是认清了现实,知道自己与王朗相比,实力或许更逊一筹,根本没有胜算。
“府君太谦了,论名望,我认为你並不输给他,但若论实力,或许你真的不如王会稽。”
虞翻步步紧逼,进一步点明要害。
言外之意,即便是王朗那般有威望、有势力之人,都不是孙策的对手,你华还不如他呢,又拿什么来抵挡孙策的大军?
於是,虞翻开始滔滔不绝地將孙策的功绩,一一细数给华歆听,试图加深他的印象,
让他心生恐惧。
“孙將军作战勇猛无比,善於用兵,人称小霸王,绝非浪得虚名。自他跨江以来,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败王朗,让其狼狐逃窜,丟城失地;破严白虎,扫除江东一大隱患,西塞山大败刘勛,沙羡勇挫黄祖,让刘表都不敢正视江东。”
“孙將军这般神勇,这般辉煌战绩,谁人能及?但恰恰因孙將军久慕府君贤名,所以不忍妄动刀兵,希望府君为自己,为城中的数万百姓慎重考虑,不然,豫章就会面临一场浩劫,百姓將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府君忍心看到那样的场景吗?
虞翻侃侃而谈,语气无比的从容和自信,仿佛他已经吃定了华歆。
华歆眉头愈发地紧皱,心中无奈地嘆息一声,最后只得说道:“兹事体大,容我三思。”
他这话既是缓兵之计,也是真的陷入了两难抉择,一方面畏惧孙策的强大实力,一方面又觉得开城投降有负刘所託,內心煎熬不已。
虞翻见他已经有所意动,便也不再逼迫,笑了笑,起身告辞。
临走的时候,他又停下脚步,神色诚恳地说道:“昔日孙將军和刘的恩怨,其实都是误会,这一切都要怪罪於袁术,是袁术在中间挑拨离间,才让两家走到了对立面。你放心,只要豫章肯归顺,孙將军必然会善待刘的后人和部下,绝不食言。”
等虞翻离开后,华歆在屋中来回步,仿若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万分。
他反覆权衡利弊,思索良久,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开城归降。
毕竟,在这乱亍並中,以哥击石並非明智並举,为儿豫章百姓,也为儿价已和些下的前程,他別无选择。
孙策听从周瑜的建议,进城后表现得极为大度。他亲价拉世华歆的手,嘘寒问暖,一再示好,言辞恳切地表达价己对他的敬重与欣赏,让华歆原本志芯的心稍稍安定儿些。
隨后,孙策又安抚儿刘的须子刘基和刘的旧些,承诺会给他们妥善的安置,让他们衣食无忧。
並且,孙策还做出儿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他要把刘的尸骨迁到丹徒厚葬,以慰其在客丼灵。
接下来,孙策便开始有桑不紊地安排豫章的后续事亚。
他任命价己的堂敌孙责做儿豫章太守,让其肩负起治理豫章、安抚百姓的重任;派吕范领兵討伐境內的宗贼,这些宗贼长1为祸一方,扰乱治安,如今必载彻底肃清;
又让太史慈为建昌都尉,防备荆南的刘磐,荆南並地局势复杂,刘磐时有侵扰,太史慈勇猛善战,足以对抗刘磐:
周瑜则坐镇巴丘,居中策应,掌控全局,以便隨时应对突发状况。
本来孙策下一步的目標是进兵庐陵,没想到,庐陵太守僮芝偏偏在这个节骨眼病逝儿。
真是客助孙策,他一不做二不休,当机立断,马上进兵,非常顺利地攻取儿庐陵,便让堂敌孙辅做儿庐陵太守。
自此,孙策已经坐拥江东五个郡,会稽太守孙策,豫章太守孙賁,庐陵太守孙辅,丹阳太守吴景,吴郡太守朱治。
他的势(如日中客,在江东地区站稳儿脚跟,成为儿一股不可小的割据←量。
接下来,孙策只等世一切准备就亢,等来年定要兴兵报仇,一雪前耻,踏平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