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方说刚出生的儿童是每月6.5斤;三周岁以上不满六周岁的儿童平均数是13斤;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周岁的儿童平均是20斤。咱们普通居民,每人每月定量是27.5斤;企业职工、机关工作人员等,每人每月是31斤或32斤,看你具体划分是甲类还是乙类;铁路职工、大型工矿企业职工等,每人每月是39斤。像我们这些轧钢厂职工,大部分都是这一类。
最后就是特殊职业者,比如炉前工、矿工,他们每月定量是60斤。这些粮食里,细粮一般是30%,剩下的部分都是像玉米面、小米、高粱面之类的粗粮。以后大家去买粮食,不但要带著钱,还要带著你家的粮本和粮票。”
等易中海说完,早就忍耐不住的眾人开始议论纷纷。閆阜贵直接不满的问:“老易!你说的这些我和老刘怎么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通知我们去开会?昨天王干事通知的事,今天早上你为什么没有说?难道王干事只让你一个人去开会?那我们俩这居民小组长算怎么回事?”
易中海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有点玩儿脱。昨天王干事虽然是跟他说的,可今天去的时候別的大院都是居民组长全都到场,他故意没跟两人说就是想表现的积极点。看老閆这样子分明是要闹大,到时候他在街道办可就落不下什么好印象。
跟著眼角又瞥到跃跃欲试的刘海中,易中海脑子飞速转动:“老閆老刘你们先別急听我把话说完。昨晚遇到王干事的时候,她也是正好看到我,就说不往我们院子跑一趟了,说让我今天去开会,也没说几个人更没说是什么事。我也就没当回事,今天下班的时候想起来就自己赶紧过去,也是到地方才知道开会內容。
我看有的院子也是只去了一个人,估计街道办也觉得有一个人回来宣讲就行。这次的事怪我,是我没有考虑周全,下次一定不会再这样。”
不等閆阜贵继续发难,就有不明白的住户开始忍不住询问政策细节。对於三个组长之间的弯弯绕,他们如果没事的话当然愿意当吃瓜群眾。可现在关係著全家人吃饭问题,哪里还顾得上吃瓜。等大家都问明白之后,心里都在默默盘算自家的口粮,计算著每天怎么吃,才能让家里人吃到月底。
贾张氏忽然问:“那我们这种户口不在城里的该怎么办?我们家可就东旭的户口在城里,我和淮茹的户口还在乡下呢。”
易中海回想一下说:“这事情还真不好说,街道办那里也没有具体说该怎么办!不过没有粮票也不是完全买不到粮,你们可以去粮店问问。”
聂鹏飞这时候说:“贾家嫂子,你们还是趁著现在赶紧把户口迁过来吧!现在是还能买到议价粮,万一以后完全按照户口供应,你们家就东旭一个人有供应早晚要出事。而且东旭媳妇可马上就要生孩子,这孩子的户口可是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