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上东西两侧廊柱间大梁位置,共悬掛八盏大红灯笼,由张仃和钟灵负责设计,前清老艺人尹作滨和徒弟们手工製作,经歷十几道工序,每盏灯笼需要四人合作二十个小时左右完成。
灯笼高2.23米,周长8.05米,直径2.25米(还一种说法,说是直径2.56米),每个重约80公斤。骨架採用铁棍和竹片,外罩红纱,上下部贴有金黄色云朵,底部配有黄色流苏。大红灯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徵,寓意喜庆祥和,在开国大典上悬掛,表达了对新中国成立的庆祝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开国大典时间定在下午3点,这是通过气象部门同志们,精心计算的一个时间。而一切也果然没有辜负他们的辛苦,早上的阴天,上午和中午的小雨,都在3点的时候结束,天空在这一时刻放晴,太阳高悬天空扫清一切阴霾。
伟人在天安门城楼上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军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徵党领导人民奋斗的28年历程。伟人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之后老总检阅各兵种部队,受阅部队包括陆、海、空三军,展示了新中国的军事力量。聂鹏飞作为其中一员,也在现场参与著这次盛典,当空军17架飞机,飞掠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的时候,聂鹏飞有种想哭的衝动,想起后世的大阅兵,各种先进武装、飞机层出不穷,看看现在国家的窘境,怎能不让人唏嘘。
可是又不得不感嘆,国人爆发出来的激情,短短数十年时间,赶超了发达国家,一二百年的发展,这期间付出的艰辛,又有那个国家能復刻?傍晚时分,群眾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和庆祝活动,表达出对新中国的热爱与祝福。
开国大典结束后,十月半开始,郊区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土改工作正式开始,王馨雨不可避免的陷入忙碌中,就连聂鹏飞他们也被借调帮忙。而城外土改刚有阶段性进展,城市也开始进行阶级成分划分,公私合营也在小范围內试行。
因为这次成分划分,採取『自报公议』的形式进行,城內外居民,自己申报家庭经济状况,然后由小组和干部进行评议。所以莫竹生產的时候,正是工作组最忙的时候。
原本打算来照顾儿媳的王馨雨,只得跟著工作组每天奔波。就连在办公室的聂鹏飞,也每天带领工作组,出入各个院落,確保阶级成分划分,符合政策要求。
好在有岳父岳母帮忙照看,两个小舅子也能帮著跑跑腿。聂鹏飞对於自己,把岳父一家留在京城的决定,感到庆幸不已。
至於小木和小兮,则多亏了杨瑞华、孙秋羽等,院里的人照看。聂鹏飞忙里抽閒,给儿子起名聂国禎,配合他十月的生日,倒也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