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且还不曾治,不知该先治什么经。”
听到这句话,杨广眼前一亮,随后,他很开心的为李玄霸说起了五经之先后,对官学进行一一点评,学子们也颇为给力,都表现出惊叹的模样,对皇帝的博学五体投地。
杨广要的也就是这个东西而已。
果然,一切都如李玄霸所预料的那样。
当那些外头的学子们被带回来的时候,圣人勃然大怒,他狠狠训斥了这些人,首当其冲的就是他那位侄子,他训斥这些人的怠慢,讲述了经学之大用,说的头头是道,又下令鞭打了几个醉醺醺的学子,作为对他们的惩罚。
然后,圣人就走了。
他并没有去考虑国子监当下的情况是否合适,他改制后的那些官员们是否能镇的住这些学子。
以李玄霸看来,当下这三学的问题极大。
在文皇帝的时候,国子学只收顶级勋贵家的孩子,太学只收五品,也就是中层官员们的孩子,四门学招收其余官员以及寒门子弟。
到圣人改制之后,四门学也有了标准,七品以上官员,大概就是县令家的孩子,同时效仿北齐,将律,算等学科单独划分出来,招收九品官员及寒门子弟。
且先不论庶民出身的这些人,就说国子监,这完全就成为了一个纨绔子弟们的乐园,什么考核什么管理都成了空谈,失去了教导的职能,而可怕的是这些人往后居然还会成为天下实际上的治理者,还是最重要的那么一批人。
太学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各项资源是优先往上倾斜的,最擅长教书,最擅长经典的名师都在国子监陪公子哥们玩乐,而到了四门学那边,几乎什么资源都没有,就是出仕的机会都是最小的。
至于地方官学,呵,那就成了个空架子。
刘炫曾告诉李玄霸,在文皇帝治政的时候,一度因为官学的事情而感到绝望,甚至想废除所有官学,就留下国子监来糊弄贵族子弟。
当然,这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过去中原,南边的那些门阀大族子弟们,是被排斥在了官学之外,这帮在当年搞出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选官的混蛋们,如今却因为自家的品级不够而上不了官学,也是颇为讽刺。
那边的世家大族因为上不了官学,只能走科举。
科举是给这些门阀子弟们的恩赐
李玄霸微微眯着双眼,心里却是想着刘炫的教诲,倘若往后大事能成,这官学是第一个要改的,科举是第二个要改的!
就在圣人离开后不久,有一人快步走来。
那人长得当真是高大,身穿官服,脸色凶悍,那些大儒跟在他身后,都得跑着才能跟上他。
他就这么快步走到了台上,而后看向了面前的学子们。
“祭酒!!”
诸学子们再次行礼参拜。
这位乃是如今的国子监祭酒,杨汪。
杨汪此刻是气得不轻,圣人将他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认为他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可明明在两个月前,杨广才跟他说过,国子监的主要目的是赏赐勋贵之后,没必要太过苛刻。
皇帝出尔反尔也是一两次了,可这次,杨汪最器重的博士被皇帝问罪,被打的险些死掉,这让杨汪十分的愤怒,可他并不能对皇帝宣泄怒火,因此.
“从今日起,谁敢再轻易离开国子监,我先打断他的腿!!!”
杨汪的嗓门洪亮,吓得学子们直哆嗦。
“恢复旬考和月考,三次没有通过的就给我滚蛋!今日开始,我就守在这里,谁要是敢嘲讽博士,敢对直讲动手,我先陪他好好练练.”
杨汪说着话,卷起了自己的衣袖。
李玄霸看到了他那极为粗壮的手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