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主,我是个老实人,你身上乃有九色霞光,故此法当从天上去,可你怎教我引地下戊土气於身,届时若是修成,身披一浊黄衣,不免难看。”
曹空道:“你啊,只看我到身披九霞,却不知九霞乃以戊土为根,其形璀璨如霞,其性厚重如山岳。”
黑熊精曾见过曹空拋出九霞,化为山岳镇压灵酒的场景,闻言不由得有所思。
曹空面露微笑,黑熊精確实是个好苗子,有根器,有悟性,虽有时过於爱美爱洁,却也无伤大雅。
隨即,便要转身回洞,当晚,恰是此月初九,乃曹空入青华长乐界之日。
只见青华长乐界中,此刻多了一道人,赫然是太乙救苦天尊,身旁有九头狮子。
曹空惊喜而望,向前行弟子礼:“徒儿拜见师父。”
天尊坐於桌案旁,笑道:“徒儿不必多礼,且入座便是。”
曹空依言而入。
天尊眼眸观曹空,赞道:“不错,修为有进,神通有得,五府可再寻一府。”
曹空明悟天尊之意,汗顏道:
“稟师父,自徒儿先后得了肝、脾两府后,便尝试访其余三府,似在紧闭,不得而入。”
天尊笑道:“五府神通法,每得一府,如若再寻一神通,其难度等同天地之別,故徒儿莫心急,且修便是。”
曹空连连称是。
又闻天尊道:“好徒儿,还记得为师昔日与你所说的避劫和渡劫之法吗?”
曹空面色微证:“自是知晓。”
“心中可有属意。”
曹空道:“修行至今,徒儿亦明己心,愿踏足天地间最远也是最长的那条路,不过能否请师父为徒儿道出两者区別。”
一旁的九头狮子目光复杂,心知歷劫艰难,可望向曹空,又不禁觉其真的可以成功,成为那例外之修。
天尊眸有欣慰:“你有此志,为师甚慰。”又道:
“你已学了天罡地煞之变,为师问你,若三灾利害,劫数降临,你化作他物以避,那原来劫数利害,当於何处。”
曹空心中有惊,面有变色:“劫数不降,当广积於天。”
天尊道:“正是,长生者,天地不许也,故金丹有三灾利害,旁门得道者亦有劫数,
自开天闢地以来,避劫之人不知几何,三教之中多有仙与佛与神圣避劫,而天庭之中,
更有神仙修士,因曾有大德,授予神职,得大天尊庇佑,食蟠桃以延寿,吞金丹以避劫。”
“只是此因果劫数恆在,不曾消解。”
曹空闻言再惊,顿知天尊所说的乃是蟠桃大会,和丹元大会。
一时间,他无意关心歷劫之法,而是道:“师父,此番劫数积累,当如何。”
天尊道:“积重难返,必受其累,届时天地將有末法大劫至,举世无人可避,无人可免。”
曹空不禁感到口乾舌燥,道:“若避劫之人主动赴劫,可否消解劫数。”
“自然,只是有谁愿意?”
曹空默然,是啊,修行者谁人不是歷经千辛万苦得了长生,又有几人甘心一身的法力和尊位化作虚无去消劫。
遂又意识到,难怪大天尊乃为三界共主。
举世避劫,唯大天尊歷劫。
此为受天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天不详,是为天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