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在棋盘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平日里的“林研“总是几盘棋局同时进行,棋手们捉对廝杀。然而今天,柏寒的到来让研究会的气氛为之一变。
他在復盘时的出色表现和林海峰对他的重视,让在场的棋手们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充满期待。
“柏寒,今天想和谁对局?“林海峰慈祥的目光落在少年身上,脸上带著温和的笑意。
“我来和柏寒下一盘吧。“
说话的是王立诚九段。
在座的旅日棋手中,大多都是年少时就来日本学棋的,王立诚也不例外。
他十三岁从台湾来到日本,先后师从加纳嘉德九段和吴清源先生,与依田纪基、王铭琬等人一起,开创了终结“六超时代“的新局面。
作为曾经同时手握棋圣、十段、王座三项头衔的顶尖棋手,王立诚在日本棋坛享有盛誉。
在柏寒到来之前,他就已经从张栩和张豊猷那里听说了“今研“上的事情,对这个少年產生了浓厚兴趣。
此刻看到师兄林海峰对柏寒如此器重,他的好奇心更甚,於是主动提出对局请求。
张栩朝柏寒微微一笑,主动让出了座位。
他本也想再与柏寒切磋一局,但既然王立诚前辈开口,他自然不便推辞。况且以林海峰对柏寒的重视程度,今后与他对弈的机会必定不少。
柏寒欣然应允。
能与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前辈对弈,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学习机会。
“师弟不必手下留情,让我们看看柏寒的真实水平。“
林海峰意味深长地说道,“至於棋份,就按分先来,柏寒执黑吧。“
这样的安排,既是对柏寒实力的认可,也体现了对王立诚的尊重。
研究会的其他成员纷纷围坐在四周。
这个被张栩盛讚、受林海峰青睞、得王立诚约战的少年,究竟会在棋盘上展现出怎样的实力?
所有人都怀著期待的心情,静静等待著棋局开始。
……
柏寒以错小目开局,王立诚则以二连星从容应对。第五手,黑棋在右上小飞,构筑起坚实的无忧角。
当白棋在右下角小飞低掛时,柏寒出人意料地回以小飞应手。
张栩微微蹙眉。
在常规布局中,面对小飞低掛小目,柏寒这手小飞应极为罕见。通常只有在二间高夹定式中,当白棋小尖之后,黑棋才会选择小飞应对。
而此刻柏寒直接祭出这一手,究竟是个人趣向,还是暗藏玄机?
张栩定了定神,目光紧紧追隨著棋局的进程。
王立诚略作沉吟。考虑到右上已是黑棋的无忧角,他选择三间高拆边路,试图限制黑棋的发展空间。
柏寒执棋的手在棋盒上方停顿。
偌大的棋盘上仅有八枚棋子,其中六枚集中在右侧,左侧则是占据星位的两颗白子。
按照常理,左边两个星位的掛角价值巨大;或者逼住右边拆三的白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然而柏寒都没有考虑这些常规下法。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
房间里如林海峰、王立诚和张栩,都是叱吒日本棋坛的风云人物。
当未来的围棋理念在此刻呈现,会激起怎样的波澜?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房间,光线从横放在膝前的吴清源大师手书摺扇上掠过,將少年与棋盘分割成明暗两界。
棋盘上的棋子熠熠生辉,线条温暖流畅,而柏寒却冷静如冰,深邃的眼眸中似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哀伤。
少年想知道,当十年后妇孺皆知的ai招法,在此时此刻出现,会给这些顶尖棋手带来怎样的震撼。
就当这是一场提前的预演,或是一个来自未来的预言!
柏寒的手伸进棋盒,黑子被夹起,从阴暗处奔向光明。
光斑闪耀中,棋子与少年腕间的珠串同时泛出幽光。
黑棋第9手,直接点入左上角三三!
“嘶!“
“啊!“
一阵吸气声中,谢依旻的惊呼声格外刺耳,她后知后觉地捂住了嘴巴。
张栩深深地看了柏寒一眼,稍稍调整了坐姿。
开局就点三三,这是什么棋?
点三三在现代围棋中很常见,但在开局阶段直接点三三,几乎闻所未闻。
作为后世广为人知的ai招法,在2008年看来却离经叛道。
围棋讲究势与地的均衡,为了十几目的实空,在棋局伊始就甘心被压缩在低位?
这种理念和招法实在无法得到围观眾人的认同。
王立诚愣住了,手中的摺扇停在半空。抬头瞥了一眼柏寒,心里有些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