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部弘面色微沉,目光转向后藤俊午九段。
不等他点名,满脸络腮鬍的后藤俊午主动开口:“这是个大胆但不完善的计划。”
他顿了顿,“但正因如此,才值得尝试!我赞成。”
冈部弘嘴角微抽,这大喘气的发言方式真是让人无奈。
至此,五名理事已发表意见——两票赞成,三票反对。尚未表態的仅剩小松藤夫、宫川史彦和藤泽一就。
冈部弘的提案,能否获得多数支持?
“我完全支持英才特別推荐计划。”
一个主动的声音响起,眾人纷纷侧目。
藤泽一就缓缓起身。
这个计划本就源自他的构想。在与张栩深入交流后,由张栩向冈部弘正式提出。
不可否认,藤泽一就確实存有私心: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柏寒的实力,但职业考试从来不只是棋力的较量。
多少天才少年曾折戟在职业考试的门前?棋力、状態、心態,甚至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改变结局。
藤泽一就绝不愿看到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簣。
会议室內,12人列席。除去记录员麻美彩衣和两位院生导师,真正拥有表决权的只有9人。
神田英和后藤俊午的赞成票在意料之中,但大竹英雄对其他理事的影响力却超出了藤泽的预计。
“理事长,请允许我说明几点。”
在得到冈部弘同意后,藤泽的沉稳有力。
“大竹副理事长的顾虑合情合理,但並非无法解决。“
大竹英雄冷哼一声,抱臂靠在椅背上。
“首先,关於'打破传统'的担忧。“
藤泽一就微微前倾,“日本棋院歷史上每一次重大变革——从贴目规则的调整到取消大手合制度,从接纳吴清源先生到如今眾多外籍棋手的活跃,哪一次不是打破了固有传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眾人:“2000年以来,为日本夺得世界冠军的赵治勋、王铭琬、张栩三位,都是'打破传统'的受益者。有时候,变革恰恰是重振辉煌的开端。“
大竹的表情略微鬆动,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
“再说'英才標准',这里有几个有趣的例子。“
藤泽一就继续道,“中国的常昊、古力,韩国的曹薰鉉、李昌镐,这些世界冠军都在12岁前入段。”
“再看我们,大竹前辈、工藤前辈是15岁入段,平成四天王基本都是14岁入段。赵治勋前辈11岁入段,林海峰前辈12岁入段,井山裕太13岁入段。如果这些天才被迫在院生制度下多耗费三五年,他们还能达到今日的高度吗?“
他看向大竹英雄:“所以我认为,將推荐年龄限定在14岁以下,既保证了选拔的严谨性,又给了天才棋手最宝贵的成长时间。“
大竹英雄沉吟片刻,终於开口:“但义务教育是国家政策,院生不可能完全放弃学业。“
“这正是计划的关键。“藤泽立即回应,“我们不需要改变国策。成为职业棋手后,他们只需完成义务教育即可。棋院甚至可以与学校协商,为特別英才制定弹性学习方案。“
会议室的氛围明显缓和,终於看到正面反应,藤泽一就深受鼓舞。
“对於英才特別推荐的名单,我建议在院生中选择,由院生导师负责。”听到和自己相关的內容,金川正明和菊地义雄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
“导师们对院生最有话语权,没有院生导师的同意,不得列入名单中。遵循寧缺毋滥的原则,也儘量避免遗珠之憾。推荐的频次可以一年或者两年一次,毕竟天才难得一见。”
“推荐人我建议由3-4位七大头衔持有者担任。他们作为日本棋坛的代表,由他们审核通过的人选应该是最无可挑剔的,这也是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至於入段后表现不佳,我认为完全不用担心棋院脸面的问题。我的父亲秀行先生一直强调要强烈地努力,如果自身不努力,再厉害的天才也终究会变成蠢材和废物。”
“这些是我的浅见,供诸君商酌。”
藤泽一就坐下喝著温热的茶水,看到眾人若有所思的表情,心下大定。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大竹英雄仿佛被藤泽一就的话点醒,清了清嗓子,语气缓和了许多:“藤泽君的想法很好,费心了。看来之前是我多虑了。如果按照藤泽君的意见,这个英才特別推荐计划確实具有可操作性。”
冈部弘看到藤泽一就的发言帮他扭转了局势,心情大好。
他环视了一圈会议室,问道:“那么,诸君对於英才特別推荐计划,还有反对的意见吗?”
见眾人没有表示,冈部弘理事长微笑著点头,语气轻快地说道:“请做好记录,日本棋院正式通过英才特別推荐计划。感谢诸君的支持,我相信这个计划將会对围棋界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议题的顺利通过让冈部弘的心情明显好转。他转向金川正明,问道:“金川君,我们的院生中,有符合英才特別推荐条件的人选吗?”
金川略作沉吟,隨即回答道:“理事长,有的。”
“哦?是谁?”冈部弘饶有兴趣地追问。
“柏寒。”
这个名字一出,会议室內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