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302章 非不能,实不为

第302章 非不能,实不为

第303章 非不能,实不为

虽说杨秀清、冯云山等人並未在来信中透露北伐幽燕、南下浙江的信息,邻近驻防江西九江、湖口、彭泽一带的翼殿兵马也没有传来北伐幽燕、南下浙江的风声。

但以彭刚对杨秀清其人和歷史走向的了解。

杨秀清等人是否有南下浙江的想法彭刚不十分篤定。

毕竟太平军主力已经遏住了镇江、扬州两个漕运咽喉,杨秀清切断清廷漕运的目的已经达成。

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清廷又未通海漕。

镇江、扬州两个漕运咽喉被卡住,浙江的赋税已难以解运京师。

浙江又无能够威胁到太平军的强军,属於可打可不打的范畴。

北伐幽燕有著极大的政治意义,事关能否推翻清廷的统治,为极大概率事件,存有悬念的无非是北伐人选,北伐方式与进军路线。

歷史上太平军的第一次北伐和西征几乎是並行的。

杨秀清既擬彭刚西征长沙,北伐幽燕之事,肯定已经在论证,提上日程,甚至已经处於筹备之中。

太平军主力既克天京、镇江、扬州,上游又有彭刚、石达开占据湖北、江西、安徽屏护天京。

天京已无近忧,附近又无清军大营掣肘。

比之北殿在武汉三镇,天京附近太平军主力的兵力十分充裕,敌人还弱。

不利用富裕的野战兵力进行战略机动,开疆拓土,扫犁清廷燕京妖穴,是对大好战机和兵力的双重浪费。

再者,清廷南方的绿营八旗这些正儿八经领军餉的经制军已经被太平军打得七零八落,目下清廷经制军主力、兵源地在北方。

只有北伐幽燕,在天京外线开闢战场的,才能牵制住北方清军南下,保障天京小天堂的安全。

退一步来讲,即使从江南偏安政权的角度考虑,出於守江必守淮的战略防御构想,杨秀清至少也得发兵江北,在北面为天京打出一片战略缓衝区。

“东王他们是否发兵南討浙江还很难说,以东王的行事风格,北伐幽燕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无非是派谁去,派多少兵马去,缓图还是速伐的区別罢了。”彭刚凝思良久后,开口说道。

“东王他们若继续发兵攻城略地,清廷调遣湖南的兵勇防堵东王他们也说不定,这对咱们来说是好事。”左宗棠点点头说道。

“南王的信我刚才也冒昧看了,南王对东王置百工衙门,由东殿直接管辖百工衙门一事,似有怨言。

南王为人厚道,能让南王有怨言,东王在这件事情上確实做得有些过了。初入天京,一制迁怒二王,实为不智之举。

在天京的王爷们有嫌隙,东王为落得个耳根清净,遣一王南取杭州也说不定,杭州若定,浙江的清军兵勇便很难再威胁到天京,况且杭州还有满城可打。”

左宗棠知道天国的圣库是一直是韦昌辉的辅殿人马在管,百工衙门削的是辅王韦昌辉的权柄,还一刀直接削在了韦昌辉的大动脉上。

既使东王的擅专是从大局出发,为天国考虑,此举未免操之过急。

杨秀清心眼不是很大,容人之量有,但是不多。

左宗棠觉得太平军主力不仅会北伐幽燕,还会以天父的名义从韦昌辉和冯云山两人中择一人南下浙江,进一步巩固强化自己在天国中枢的地位。

彭刚名义上还是神天小家庭中的一员,和杨秀清、冯云山他们是天堂仙界下凡的兄弟。

这种不利於兄弟团结的话,寻常幕僚即使看明白了,也没有胆子敢说出来,也只有左宗棠敢说。

彭刚就欣赏左宗棠这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直来直去的劲。

“左先生,汉阳土改一事,进展如何?”彭刚问及左宗棠汉阳土改的进展,“加班加点,能否赶在今年春耕之前完成?”

汉阳土改涉及今年的兵源和明年的赋税,为当前北殿第一紧要的事务。

此事一直是左宗棠在亲自牵头督办。

儘管彭刚要是愿意,把江夏县的人力榨乾,也能榨出两万上下质量还不错,忠诚有保障的兵源。

可此举於江夏县而言无疑是釜底抽薪,影响到江夏县的生產恢復与明年的赋税。

鱼和熊掌难以兼得,不到万不得已,山穷水尽的地步,彭刚不会考虑压榨目前唯一完成土改的江夏县的人力。

“汉阳不是江夏,眼下土地清丈都未过半,想在春耕之前对汉阳全县田地完成清丈,几无可能。”左宗棠非常乾脆地摇了摇头,抬眼望著已上梢头的一轮明月。

“过了今夜,就是正月初六了,汉阳的春耕在农历二月到三月间,汉阳乡绅又不配合,几乎每个村镇都须以铁血手段,以刀兵强行推行殿下的根本之策。春耕又需时间,左某纵使有三头六臂,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在春耕之前完成对汉阳田地的清分。”

汉阳清田队的成员现在每个人都被当成驴子使唤,从天明到天暗,睁眼闭眼,乃至梦中所梦之事皆为清田。

虽说清田队的成员都很年轻正是奋斗的大好年纪,可年轻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清田队成员的工作强度已经到了极限,没办法再继续上强度了。

“那便清多少分多少,春耕之前,能清分半个汉阳县便半个汉阳县吧,总比整个县撂荒好。”彭刚想了想说道。

“也好,汉阳县是產粮大县,半县所產之粮也抵得上一两个寻常县所產的粮米。”左宗棠赞同道。

“我这便去汉阳督办此事。”

“不差这一夜,先生今夜先好好休息。唐錚来信,兵工厂已成功造出两门重炮,於明日到江边试射验炮,先生明日隨我一同到汉阳凑个热闹。”彭刚说道。

彭刚已经四个多月没打清军的大型城池,这一期间也没有对清军发起过大型会战。

不打大战,自然难以缴获到清廷视为国之重器的重炮。

这四个多月来,北殿唯一的重炮来源是罗大纲在岳州考古发掘出来的三门一百七十多年前,吴周时期的千斤重炮。

从广西转战至武汉三镇的这一路,战事频繁,战爭烈度较高。

早期在广西东乡会战期间所缴获的重炮寿命陆续消耗殆尽,目下北殿重炮营所使用的重炮大多是长沙水陆洲一战缴获的重炮以及石达开或是送,或是留在巴陵的吴周大炮。

现在彭刚已经不是流寇,单纯依赖缴获,无法满足北殿对火器的庞大需求。

自从杨秀清他们那里要了部分清廷湖北军器局的工匠,彭刚便將他们编入北殿兵工厂,於汉阳龟山脚下划地圈屋,设立工坊,开始自己尝试製造重炮,以满足军需。

“那左某明日便隨殿下到汉阳凑个热闹。”左宗棠笑道。

左宗棠走后,彭刚单独召见了他的小舅萧国达,以及他家在庆丰村时的长工,平在山时期的老人韦守山。

韦守山半生当炭炉头烧炭,半生务农。

转战期间,韦守山和彭刚的二舅、五舅一样,是北殿老弱妇孺营伍的主要负责人。

“阿舅,守山叔,今年这个年过得如何?”彭刚招呼萧国达、韦守山落座,垂询道。

“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过过这么好的年,以往过年是过年关,如今方是真正的过年。”韦守山兴奋地搓著手说道。

旧社会一般都是在过年前收租收印子钱。

寻常小民过年如过关槛,开开心心地过一年年节,於寻常升斗小民而言乃是奢望。

韦守山、萧国达作为平在山红莲坪时期的元老,都分到了武昌城內前街的宅院,城郊的菜地良田。

这光景,是几年前佃租几亩薄田,聊以勉强餬口度日的韦守山。祖辈以开山种蓝烧炭为生,小半辈子猪油都不曾吃过几两的萧国达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殿下召见我们,可是有差事要交代我们?”萧国达直来直去道。

萧国达直归直,分寸还是有的。

彭刚为表示亲近喊他一声阿舅,他现在可不敢再当著其他人的面喊彭刚外甥。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长生从抚养徒弟开始 助娘亲和离后,母女二人双双暴富! 公子,何不成尸仙? 四世重生,我怀了大宦官的崽 吞噬星空:震惊!巨斧要拜我为师 盛小姐已离职:陆总说爱?晚了! 神医萌妻:顾太太真是妙手回春 苍血珠 混沌鼎 大明最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