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三中三杰的智慧格言!
苏烟娥背著手,在楼道里转圈巡视。
这回的月考成绩,令她不太满意。
作为校长,她关注集体成绩,也很在意突出的进步个人。
“沈天青....
对於沈天青,她之前就有印象,是因为他父亲的关係。
现在她对沈天青的印象加深了很多,却和他父亲没关係,单纯是因为他本人了。
“上次竞赛预选试的第二名,这次月考的第六名。”
如果这种水平能够保持下去,衝击京北的可能性很大。
真是个好学生啊,想必,德行也一定端正。
苏烟娥如此想著,不知不觉走到高二部的走廊。
三中有在楼道掛优秀生展览区的传统,就是那种一张大头照,下边放句自己格言的玩意,以此激励他人。
大部分格言都比较常见,放两句励志的古诗词,或者抄几句鸡汤充数。
月考刚刚结束,展览区刚刚更新,
首先放的不是年级前列,而是进步巨大的学生,这对於其他人来说更有激励意义。
校长一来,围观的学生纷纷问好,苏烟娥也点头回应。
大家主动让开路,为校长提供观看的位置,
路过进步区,首先她看到的,是一张皮肤古铜,胸膛健壮,阳光豪爽的面孔。
“六班唐鹏,第三十六名,他是...唐刚的儿子?“
苏烟娥大致阅览唐鹏的进步歷程,他从三百名一路进步到现在,当真也是不容易。
她看向下方的格言区:
“我的父亲是一名人民警察,我也是因为想成为警察,才开始上小学。
所以你可以说我是因警察进小学。”
好啊,从小就怀揣理想,有抱负,真是个有志青年。
苏烟娥不禁讚赏,感慨唐鹏肯定是个心怀正义的好孩子,不然不会写出这样质朴却又真情实感的格言。
“你们要多向他学习。”她指著唐鹏的格言,向周围学生训示。
眾人面面廝,神情怪异。
这这,这好吗?
现在就学,是不是太早了点?
也有人看出苏烟娥並没有看懂那句格言是什么意思,却也欲言又止,无法明说。
格言是前天贴的了。
唐鹏是第一次上进步榜,第一次在展览区待著,所以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眾所周知,唐鹏对成为人民警察一直怀揣著强烈的憧憬。
所以写下如此一句简单朴实,却真情实感的格言,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同学们也不是傻逼,看得出他说的什么玩意。
对此,宋文和锐评道:太极八荒了。
看完唐鹏的格言,苏烟娥感到欣慰,接著往下看。
接下来的展览区,那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面孔温和,戴著金丝眼镜,领口整齐,温文尔雅,一看便知道是谦谦君子。
想必,这位也是好学生。
“六班宋文和,第三十一名,是宋局的儿子。”
苏烟娥对宋文和也有印象,於是大概阅览著他的进步歷程,惊奇发现他也是从三百名进步到如今地步的。
看看这名好学生格言:
“在下向来喜好读书,可谓阅过则喜,尤其对一位外国作家颇感憧憬。
在这里,我向各位分享那位作家的名字布黛桃·奢妮碧莉。”
好啊。
哪怕上了展览区,依然不骄不躁,只是为大家介绍优质作家,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堂堂君子。
苏烟娥对宋文和的格言也感到欣赏。
“你们回去也要好好看这位作家的书。”苏烟娥严肃对周围学生说。
“呢,老师,您看过他的作品吗?”
“嗯..:.应该是看过,我记得还不错,你们读的时候也要学习,知行合苏烟娥没看过这位作家的书,甚至都没听过。
但既然是好学生介绍的,想必,这位作家一定有可学之处。
她教育一番后,去往下处展览区。
而眾学生望著宋文和的格言,又是一阵沉思,
这怎么知行合一..
闹出人命的话,学生生涯就结束了罢。
校长在这里,大家也都不自在。
正想要离去,忽然注意到她去往的展览区后,眾人面色古怪,
因为那边还有一位重量级。
不知道这回苏校长能不能看出鸡脚。
学生们面露兴奋,连忙跟上。
果不其然,只见苏烟娥站在一张大头照前,仔细阅读,
照片里的面孔阳光乾净,露出纯真的笑容,极为纯洁,
苏烟娥望著照片里的沈天青,目露讚赏,小伙子不仅学习优异,长得也乾乾净净。
想必,是一位心思单纯的好少年吧。
看看他的格言:
“逸一时,误一世。”
好!
苏烟娥目露欣赏之光。
透过这则格言,她彷佛看到了一位声嘶力竭吶喊的少年,向同学们告知他的醒世箴言。
短而有力,以前也没听过这句话,想必是他自创的吧。
“这六个字你们要好好体会,安逸一时,就会耽误一世,今天跑操就喊这个作为口號吧!”
苏烟娥说完,去向下一处展览区。
而其余人则神情复杂。
喊这个.....会不会太臭了。
那操场还能用吗?
好吧,从字面意思来说,总比前面两位逆天好得多。
“来!你们过来!看这个。”
还有高手?
忽然,苏烟娥呼喊一声,学生们连忙过来。
映入眼帘的,又是沈天青那张灿烂的面孔。
因为这小子不仅是进步最大的,还是年级第六,一个人占两个板块,相当的有面。
这张的格言是:
不怕困难!
挑战困难!
战胜困难!
不错不错。
苏烟娥颇为讚赏。
虽然比起前两位来说,保守了些,显得普通。
但苏烟娥觉得,这正符合少年人迎难而上的积极態度。
“以后课间跑操你们喊刚才沈天青的那句格言,早上跑操喊这句。』
交代完,苏烟娥满意离去,对高二甲部信心满满,对沈天青,宋文和,
唐鹏三人的印象极好。
一想到这三人的格言,她便感到未来真是一片光明。
我三中真是人才济济!
直到她远去,沉默的学生们才开始討论。
“这句格言怎么这么积极向上,太正常了,不像沈天青的风格啊。”
“因为这他吗是竖著读的。”
“阿?”
“正確读法是:不挑战,怕战胜,困困困,难难难。”
“那跑操的时候,我们该喊哪个作为口號?”
“念正確的读法,被苏校长听到,这学期就完蛋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