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
刘备將今日的因孟达发难,强端归效而一波三折的军议,拉回了正轨。
张飞闻言,也是正色的望向了姜维。
“回主公!”
“若取下策强攻阳平关,在下仅有至多两成把握。”
“若取中策,佯攻阳平关,暗中派遣精兵强將翻越走马岭,袭取广石,步步为营推进马鸣阁道,在下可有四成把握。”
“若取上策,佯攻杨平关和马鸣阁道,走米仓,夺定军二山,在下可有六成把握。”
“然。”
姜维轻轻一笑,自信道:“若主公愿予在下八千精锐军士,由在下率军前往,则可在原来六成的基础上,再添两成半的把握。”
“主公如若不信……”
“维,愿令军令状!”
这话,既是姜维对自己的自信,同时,也是对此前孟达嘲讽之言的回应。
下辨一战,能让汉营主將知他本事不凡。
若是他能再藉此机会一战功成……
哪怕他投效刘备的时间晚,也能凭藉此战绩迎头赶上,奠定自己在刘备军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主位上。
刘备凝视著眾目睽睽之下表態,愿立军令状的姜维,他错愕的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等到他想阻止的时候,都已经来不及了。
可看到姜维脸上自信的神色,刘备心底又升起一抹期待。
也许……
姜维说不定能成功呢!
这,可是自己的应梦贤臣啊!
赵云则是听的暗暗替自家小师弟著急,他不是不相信姜维的本事,而是他不希望奔赴险境的是姜维。
如果有可能。
赵云恨不得自己代替姜维去。
黄忠,魏延也没想到姜维会主动把自己往“绝路”上推。
这一刻,他们对於姜维的欣赏和看重又高了几分。
甭管此子最后能不能成功……
仅是这份知危而敢往的担当和魄力,就比先前未战就言怯的孟达强了何止十倍。
“伯约!”
刘备唤了一声姜维的表字,他起身来到了姜维的面前,郑重的说道:“你可知……”
“军中,无戏言。”
“军令状立了,便没有回头路可走。”
闻言,姜维微微一笑。
“回主公!”
“匡扶大汉的路上,伯约从没想过走回头路。”
“哈哈哈哈!”姜维的回答,听的刘备一愣,大笑间其用手拍在了姜维的肩膀上。
“备没看错人,孔明亦没看错人!”
“伯约,你果真不愧是备所期许的那个应梦贤臣。”
转身,刘备拿起了案几上自己的佩剑,將之举过头顶。
“姜维听令!”
“备在此拜你为偏將军,加前部大督,今夜入夜时分,著你率八千锐士,星夜奔赴米仓山。”
“明日上午。”
“备则亲率大军,佯攻阳平关和走马岭,为你助阵。”
来到姜维面前,刘备將手中的剑放在了姜维的手中。
“此乃备之佩剑……”
“持此剑,如备临面,军中谁如不服,伯约可尽数战之。”
隨后。
刘备的目光看向了场內的眾將。
他给予了姜维兵马,又怎能不配將领……
赵云,黄忠,魏延,黄忠,刘封,陈式,郝昭,张苞等人的面容,一一在刘备的面前闪过。
未几。
刘备就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