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博见他们面面相觑,便让他们述说各自想法。
“很舒适,我感觉能听到魔法在血管里呼啸。”魔术师舔掉唇角的一点药水渍,用唾液漱口,舍不得浪费一滴。
“大法师,这似乎不是鲸油制成的?”理发师嗅了嗅玻璃小瓶,没有闻到熟悉的动物腥味。
林博轻轻点头,告诸众徒,他已前往深海探明魔源,今后海鸥会定期往灯塔送来一批魔源材料,他们可以自行取用。
宣布此事后,大法师又留他们一起用了晚饭,补习今日落下的功课,等天色大暗,星月熠熠的时候,才放众徒回家。
有了充足的魔能补给,这些受赐者便可常常施法,将魔法奇迹纳入日常生活,生产能力得到极大增长。
他们的简陋房屋被咒语加固,不再被海风吹得吱嘎作响。要搬运大堆木石,就念一个漂浮咒。遇到悬崖,说一段飞行咒,可以慢悠悠飘然上下。
众徒因而愈加奋发。
他们观察大法师的言行习惯,以此为标杆戒律,常常自省,力求简朴平静的生活。
七人中,大部分都宛如普通老人,从不在人前念咒。访客与镇民都当他们是来学医的。
只有魔术师某天在镇上卖弄本领,用魔法伪装魔术表演,借此赚了些铜圆赏钱。随即跑去老街采购新鲜菜蔬、肉类、面粉送回灯塔,把赏钱得分文不剩。
大法师对此不闻不问。其余学徒没有跟着效仿。
此后几日,魔术师依旧去镇上表演,精彩绝伦,每天从游客手里赚来的赏钱,换成面包能塞满灯塔一楼的储藏间,他照旧是买菜回去,攒下多余的钱,买了几双鸡鸭和一对羊羔。
直到某天事务繁忙,没有现身,几百名游客纷纷涌向灯塔指明要见他。魔术师无奈答应表演。
又有许多商人找他合作,邀请去金贝市或其他大城市发展。
魔术师答应了最后的表演,请同学配合,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变活人,从此消失无踪。
围观游客去灯塔打听此人,却也再没有见到魔术师的踪影,人们因此称奇,当地人说这个表演者技艺太精湛,被老者带走了。
这一天后,灯塔的七名学徒里少了一位魔术师,多了一个沉默寡言的羊倌,平日饲育几双鸡鸭,放牧一对羊羔,怡然自得。
洪都生产的无线电台越来越精致,功率增大,在冬季的第二个月月初开始语音广播实验,并且大获成功。并在一周后,于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第一台电子管收音机,能够接收无线信号,聆听远方的电台广播。
世界上第一个电台节目顺势诞生,由奥秘机械工坊主办的栏目,谈论新闻,播报天气和放送音乐。
电子管收音机一经推出便受到洪都上层人士的热捧,成为流行的信息媒体。
有意思的是,其他工业国的无线设备同样进步飞速,十几天过去,洪都的收音机用户就陆续收到说着一嘴外国语言的广播节目了。
许多大型船舶都将安装电台视作必备,出现险情可以立即发报求援,不至于和过去一样,在茫茫大海上无助等死。
不少航海公司已经将此作为噱头,在报纸上打广告,称自家客轮有无线电台,专家估测安全性提升了百分之三四十云云。
在民众看来,这俨然是个技术不断提升的黄金年代,人类理性和科学闪耀的时刻,各国都涌现了许多优秀学者。
深耕奥秘机械工坊的外国密探们比民众知道更多一些,由衷佩服克宁帝国的皇家科学院成员。
这帮人的灵感似乎源源不断。三天两头拿出新理论,新的机械蓝图,简直是可怕。并且强烈建议组织进行对本索夫暗杀活动,此人之聪慧世所罕见,属于断不可留的级别。
随着电台广播节目增多,尤其是发展最快的克宁帝国,已经培养出好几个热门栏目。
世界人民都喜欢听些奇闻怪谈,这类话题总能让听众捧着收音机不撒手,哪怕吓得脸色发白,躲进被窝里也要伸出一只耳朵。
各种稀奇古怪,未经验证的杂谈里,有一件事却是经常提及。那便是风帆群岛以西某片海域频发的鲸鱼聚集现象,许多路过的航船都曾目击,并且表示看到过不明的银色飞行物高速穿梭水面。
如此奇事,自然让人遐想连连。有好几条远洋船专门绕路去查看究竟。
有人证实了说法,亲眼目睹异象。也有人称这只是谎言,彼处海域空无一物,鲸鱼汇聚是因为大洄游习惯,不明飞行物则只是海市蜃楼。
灯塔法师经常在夜里收听广播。
他完全可以证明确有其事。
波涛如怒的远洋,星月之下,林博站在一块钢铁船筏上。
他手中捧着一沓白纸,轻轻丢出一张,纤薄白纸解除幻术,便化作数十吨重的大型钢材。
庞大钢铁被御术缓缓塑造为一段空心无缝管,轰然沉入水下,拼接在一条长长管道上,以铆钉连接固定。
周围,群鲸徘徊汇聚,时不时露出水面,借着月光打量船筏上的人类,它们发出轻快愉悦的鸣叫,游动身姿仿若漩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