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世上处处是债主
开封府,汴梁城。
大相国寺内。
刘光烈看着手里的书信,使劲挠了挠头。
“我是越来越看不懂绍哥儿了。”
他神情有些拧巴,这事实在是太大了。
崔林在一旁,看着他的模样,说道:“三爷,东家他向来有分寸”
刘光烈气笑了,骂道:“你急什么,我还能不为你东家做事不成!”
“小人不敢。”崔林低着头,小声说道。
刘光烈冷哼一声走了出去,他在汴梁这些年,说得上是如鱼得水。
这次绍哥儿竟然要他去借钱,而且是以盐州的盐铁引为抵押,跟洛阳豪门借钱。
他倒是挺懂行,知道洛阳豪族,是大宋底蕴最深的。
盐铁,实在是生钱聚宝盆,基本就算是最赚钱的行当了。
可是这些人,到时候真要跟绍哥儿讨要,又该如何?
给的话,那可就吃大亏了;若是不给的话,这些人的能量不容小觑。
他们窜弄着把你搞下台都是有可能的。
清流旧党看似如今式微,那是和蔡京相比,要是出了汴梁,他们依然是高高在上的清贵士大夫。
过几日,就是洛阳的金石会了,一年一度的金石会上,聚集着豪门、官宦子弟。
刘光烈原本的身份,虽然是鄜延路总管的儿子,但根本没资格去。
他大哥刘光世,都差点意思。
但是如今,却不一样了,首先是陈绍占据了定难五州,给他抬了一层身份;
然后是刘延庆总管河北大军,是名义上的统帅之一,伐辽如火如荼,他们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再加上这一年,他在汴梁,属实是结识了不少权贵。
弄个入场券,不成问题。
刘光烈走出相国寺,站在熙熙攘攘的台阶前,看着热闹非凡的集市。
他突然想通了一个道理,绍哥儿就不是寻常人,做的事不寻常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到时候,他或许真会赖账呢
自己也逃回西北去,就不信谁还能去鄜延路经略府捉自己不成。
——
陈绍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策略见效了。
大宋挤出来些粮食送到,不是很多,按陈绍报上去的定难五州的兵马数目来的。
总共是一百二十万石粟米。
赵佶亲自回复,叫他好生用心,灭夏之后大有封赏,许诺他最低是个侯爵。
陈绍看着有些膈应,灭夏才给个侯爵童贯钱买回来几个残破不堪,人口全被掳走的城池,都给他封王。
大宋的爵位制度很特别,跟汉唐明清都不太一样。核心在于“虚封”这个特点——爵位只是荣誉头衔,既没封地也没实权。
同时,大宋也搞“推恩制”,宗室子孙降等袭爵,避免出现势力庞大的王族。
随着冗官、冗费问题加剧,封爵越来越普遍,食邑、食实封的数字越加越大,实际价值显著降低,更多成为一种礼仪性和荣誉性的装饰。
都这样了,还不舍得给个大点的,灭夏这种功绩,说实话给个公爵不过分吧。
陈绍也不是不懂事的,你赵佶给了粮食,必须给他提供一点情绪价值。
于是陈绍让韩世忠多捉几个西夏的俘虏,最好是有爵位的野利部、嵬名部,要是宗室的话就更好了。
然后捆吧捆吧,拉到汴梁去献捷。
让咱们的道君皇帝露露脸。
他这人,就好这个,什么都享受过了,就差这种面子事了,保准他飘飘欲仙。
陈绍马上就让手下给赵佶上书,说是大军只需要准备三个月,秋后马肥正好厮杀,此番定然覆灭西夏。
大宋的粮食来了不久,西夏也坐不住了。
李乾顺早就探查出陈绍的举动,知道他正从金国那里买人口。
虽然知道是饮鸩止渴,但是为了让陈绍先别打,他不得不搜刮了皇室不少的金银玉器,一股脑儿送给陈绍,就当是交保护费了。
陈绍一大早,就吩咐宥州衙署做好准备,等候西夏使者的到来。
等到快正午时候,西夏使者果然到了。
来人还是野利仁荣,李乾顺不敢派厉害的人来,因为对方太过无耻,连敲诈勒索的行为都做得出来。
李乾顺生怕自己的手下被他扣住了。
还不如让野利仁荣再跑一次。
野利仁荣感动不已,觉得自己上次犯了那么大的错,陛下还如此信任,顿觉感激涕零。
这次他长心眼了,不管陈绍说什么,他都随声附和。
回去的时候,绝对不带走任何东西。
野利仁荣在宥州的衙署内,等待着陈绍他们的到来,心中十分忐忑。
这让他有些不爽。
以前面对宋使,他们都是直接开骂的,什么时候怂过。
但是这次不一样,此人不打,但是比那些打的宋军,更叫人畏惧。
夏兵一出来,他们就缩到堡寨里,走了他们又出来。
自己这边想修建堡寨,可哪有那个条件.
关键这些人,还在不断地修,每建起一个来,就等于在西夏身上插了一刀。
过了一会,陈绍匆匆赶来,身后跟着一群司马、幕僚和书记,身上全都脏兮兮的,尤其是裤脚。
陈绍搜刮了自己的内宅,又找了一些部落首领借,终于整出点钱来,无定河为主干的运河终于开挖,要连接银州和宥州。
人进来之后,野利仁荣刚想开口,陈绍摆了摆手说道:“清点一下。”
他带来的这些人,纷纷到院子里,开始清点起来。
野利仁荣哪里见过这么不体面的宋官。
他们不是最看重体面的么
野利仁荣看着陈绍闲下来了,刚想说话,没想到他也跟了出去。
野利仁荣不好出去,只能在大堂内干等,这次来他发现陈绍和上次又不一样了。
上次他十分客气,这次却根本不理人,前恭后倨,让人怀疑他真要动手。
“怎么样?”陈绍指着问道。
有商队的人拿着算盘,计算了一通,说道:“大概值个十万两。”
十万两银子,折合一百万贯,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陈绍又快步走了进来,对野利仁荣说道:“就这些?”
野利仁荣点了点头。
陈绍竖起三根手指,道:“那我最多保证三个月不动手,行了,你回去吧。”
三个月,是兴灵平原作物即将成熟的时候,陈绍势必会在那时候发动进攻。
哪怕不能歼灭夏军,也要把他们最后的这粮仓也全部烧光、荡为平地。
一粒米也别想收!
西夏如今,已经穷的尿血了,他们就是再坚韧,再顽强,再不服输,陈绍也不信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毕竟你们虽然尚武,大军压境时候,可以选择拼死抵抗。但是饥饿来临的时候,他们未必能阻挡.
人饿极了,很多信念就要开始松动了。
陈绍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来硬的,而是一点点,放干西夏的血。
让他们内部的矛盾,无限放大,当条件恶劣到了一定地步,他们就会从内部分裂、走向灭亡。
直到被赶出宥州城,野利仁荣才发现自己一句话也没有和陈绍说过。
只点了一下头。
他轻轻俯身在马背上,默默地思考起来。
自己这趟算成功还是失败。
来时倒是想好了不能多说,但是一句也不说,回去如何交差?
野利仁荣叹了口气,觉得和宋人打交道实在是太难了,下次再有这种差事,希望陛下不要再想到自己。
宥州城中,陈绍确实是没有一点空闲。
这几日他忙的团团转,一瞬间又有大批人口,被从云内州放了进来。
原来是附近的女真人,知道了消息之后,也纷纷要求交易。
汴梁那边装作看不见,毕竟这种事他们理应支持,因为陈绍打的是汉家血统的旗号。
如果宋廷不支持,那么他们准备在幽燕建立燕山府,就失去了法理基础。
甚至整个伐辽,都将变得缺少法理性。
但是他们又不敢多问,因为一旦开口,说不定陈绍就会趁机张嘴要钱。
反正是他自己钱,自己买,进入的也是新开辟的土地,没有影响到如今朝中任何一方的利益。
大家就都懒得插手。
若是有雄主在位,碰到这种情形,那非得提兵来攻不可。
蓄养如此多的人口,短期内看不出什么来,过去个一两年,他们爆发出来的生产力和能量,将不可估量。
西北这地方,打了一百多年,正是地广人稀,急缺人口
当年曹操打仗,打到哪根本不在乎城池占住了么,先把当地人都迁移到他的基本盘上去。
如今这个时代,人口资源,永远是最重要的。
送走了西夏的使团,陈绍坐在衙署的台阶上,浑身冒汗。
这时候,有人拿了河北前线的军报来,陈绍匆匆看完,不敢遗漏任何一个字。
说到底,河北幽燕那场仗,才是最重要的。
至少目前来说。
若是能拿下幽燕,或者输的别太惨,不要让女真人看到他们的羸弱,未来几年都将轻松很多。
自己需要时间.
如果女真人这两年就要南下,那么自己做的一切,很多都要强行中断。
“童宣帅和萧干,都把目光集中在这个郭药师身上”
对于这个人,陈绍是有些印象的,金兵南下时候,他起了很大的作用。
好像此人是辽国大将,但是先降宋,又降金,妥妥的三姓家奴。
在这之前,还背叛了自己的大哥。
如此反复无常的人,童贯应该不会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吧?
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咱们那么能打的西军精锐,到了白沟河为什么就不堪一击了呢?”
白沟河这地方,多少有点玄学成分在。
凡事在此决战的,都是北方的赢,南方的输。
还都是以弱胜强。
雍熙北伐,赵光义在这里输给大辽;
童贯在这里输给耶律大石;
后来的靖难之役,朱棣在这里击溃李景隆
而且每次白沟河之战,都是转折性地胜利,彻底改写局势那种。
陈绍几乎是马不停蹄,又骑马赶赴夏州前线。
到了夜里时候,终于赶到,看着夜间依旧源源不断被驱赶着前来交易的辽人,那一排排的火把下,稍有走的慢的,劈头就是一鞭子。
等到了夏州这边,所有人都忍不住抱头哭了起来,因为这边负责接引的,往往是来了一段时间的辽人。
甚至有的人当场就认出了亲人朋友。
陈绍看着一个明显不是汉人的中年男子,抱着一个少年,神色激动至极。
他按住少年的肩膀,不知道在问什么,少年眼神还有些麻木。
在女真人的铁蹄下,他们已经被摧残的几近崩溃。
“直娘贼!这群鞑子,惯会用契丹狗来充数!”李孝忠啐了一口,骂骂咧咧。
陈绍呵呵一笑,辽地汉人就那么多,而且很多都已经在当地军候的率领下投降女真了。
女真总归是需要人手来镇守这广袤国土的。
毕竟契丹的土地实在是太大了。
那么他们这些汉人军候世家,就会再次霸占这些州府,只需要应付一两个女真贵族即可。
以他们传承几百年的家世经验,笼络好几个女真贵族易如反掌。
再过去几辈,这些女真人彻底腐化失去了战斗力以后,反过来要仰仗他们的鼻息。
北地汉儿,从晋末之后,就习惯了与异族共同生活,他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此时叫他们南下,他们也是不肯的,除非是打过来。
陈绍不是很在意,鞑子能驱使北地汉人南下,作为进攻汉地的主力
我陈绍也可以驱使蕃兵北上。
这些辽人和女真人有血海深仇,到时候真打起来,反而还会有士气上的提升。
女真那边,一个贵族打扮的将军,被一群女真武士簇拥着,骑马过来。
“哪位是陈节帅?”
陈绍举起拿着马鞭的手,轻笑道:“是我。”
火把下,他看着这个矮胖的女真贵族,微微点头。
后者也朝着他点头,身边亲兵高声道:“我们将主邀请陈节帅,一起饮酒吃肉。”
陈绍点头道:“好!”
夜色之中,八名定难军将士,五个女真鞑子,还有三个汉人军候,围着篝火低声笑谈。
篝火之上,除了一只烤得半熟的狍子正在散发着诱人香气之外,还挂着一个老大瓦罐,里面茶汤已经烧得滚烫了,咕嘟咕嘟的直翻着气泡,有人还在毫不吝啬的大把朝里面撒着大宋来的茶饼,再加盐加酪。
香气飘荡在空气中。
女真人中,懂汉话的传话道:“我们将主是完颜拔离速!他本来是不准备亲自来的,但是听说陈节帅在,特意来见一面。”
“久仰久仰!”陈绍笑着抱拳。
陈绍对他们很了解,看过他们这些人的画像,拔离速在金初将领中属于第二梯队,不如完颜宗翰、宗望那么显赫,但作为宗翰(粘罕)的堂弟和副手,参与过许多关键战役。
他的血脉,也并非是金太祖、太宗的直系近亲,但属于同一部落(完颜部)核心家族成员,常被称为“国相撒改之族子”。
也就是说,他和宗翰的血缘更近。
在金兵最重要的护步达冈之战中,立下了不少功劳。
而旁边的汉人军候,则是云州刘氏的子弟。
虽然是豪强至亲亲眷,但是在辽地讨生活,这带队叫做刘官的头目,也没有那种养尊处优之态。
反而年纪轻轻就满面风霜之色,手长脚长,孔武有力,身上伤痕累累,一看就是走得远路打得苦仗的模样。
几名麾下亲兵和他也没什么上下尊卑之态,只是不停的从他的小行囊中翻出大宋茶饼,还有盐酪,毫不客气的朝茶汤里面加。
完颜拔离速话不多,只有陈绍主动说起他们击败辽人的战绩时候,他才会傲然说上几句。
反倒是刘官,一直在套陈绍的话,陈绍也懒得搭理他。
完颜拔离速吃着吃着,就开始慨叹大宋的美食,他这还是只吃了点茶饼.
陈绍不敢想象,让他去汴梁樊楼吃一顿,他得什么样
听着他话里话外,流露出的对大宋美食、美酒还有陈绍送过去的那些精致的金银玉器、绫罗绸缎的向往。
陈绍暗叫一声不好,自己可能触发了他们对中原富饶的觊觎之心。
不过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早晚会南下的。
完颜阿骨打身体不好,他活着的时候,其实还算是厚道,没怎么想着南下。
他觉得和大宋签订了合约,就该遵守。
陈绍发现,完颜拔离速,身上好像有很多伤痕。
金初这些名将,猛是真的很猛,但是常年如此高强度地征战,对他们的身体损耗也很大。
所以初代这些名将,包括最顶层那些,都没有长寿的。
眼看肉已经烤好,陈绍笑道:“把酒囊取来,大家一醉方休。”
最好是让这女真鞑子,再染上酒瘾
陈绍心底暗暗咒骂道。
董大虎一听就要起身去拿酒,被陈绍按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大虎这才记起来,东家说过,在外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他左右。
陈绍的眼神都能杀人了,董大虎暗暗提醒自己,下次绝对不能再忘。
属实是这些日子,总是跟自己人混在一起,让他有些放松警惕了。
好在东家每次都记得。
陈绍是真有些生气了,他弯腰时候,低声道:“再有一次就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