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庞统揽大略张飞行阳谋,贾逵开城了(1更)
由于张飞的嗓门极大,故而这番话也传到了城头的绛邑军民耳中。
言下之意:不用跟我打了,也不用守城了,该吃吃,该喝喝,因为我的对手不是绛邑军民。
至于贾逵及绛邑军民信或不信,都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若信了,那么贾逵降与不降没任何区别,除非河东太守王邑对贾逵深信不疑,笃定贾逵即便打开城门也是坚守城池的权宜之计。
若不信,当绛邑军民发现张飞真就不攻城,迫于生计下必会有人偷偷出城,而出城的人安然归城后,又会瓦解绛邑军民的斗志。
甚至于,还会有想活命的军民对坚持不肯开城门的贾逵心生怨言,若再与张飞那句“传左将军令,若有害民者,立斩以正军法”一对比,绛邑的军民也就无法齐心了。
一旦绛邑军民无法齐心且斗志涣散,即便贾逵再有能力也改变不了城池失守的结果。
这是阳谋!
由庞统总揽大略张飞具体执行的阳谋!
而在向贾逵及城头的绛邑军民作出许诺后,张飞向贾逵拱手作辞,便带着祝奥、张晟等人返回。
看着来去如风的张飞,贾逵的心头颇不是滋味。
擅长兵法的人也都是擅长揣摩军民心理的人,张飞这套阳谋一用,贾逵便明白绛邑已经没法再守了。
而贾逵自己还得在绛邑军民的生计问题和个人前程问题上迟疑摇摆。
不开门,绛邑军民受苦;开城门,必受王邑猜忌。
带着复杂的心情,贾逵返回了城头。
而城头军民则是纷纷看向贾逵,有担忧、有疑虑、有期待、有愧疚
贾逵的心情更是低沉:张飞只是来了一趟,城头军民的斗志便已经出现了涣散的迹象。
迟疑间。
一小吏忽然高呼:“贼军营门有动静!”
贾逵定睛一看,却见张飞竟然在营门口高挂“免战七日”的大旗,同时还将“传左将军令,若有害民者,立斩以正军法”用大字写在白布上也高悬营门口。
“唉——”
贾逵仰天长叹,心头颇不是滋味。
跟郭援打了八日,斗智斗勇,有来有回,足显贾逵谋略非凡;结果张飞一来,压根就没将贾逵视为对手,更没将绛邑视为必须要强攻的城池。
在郭援眼中需要尽快攻下的绛邑,在张飞眼中完全是无所谓的态度,就差直接告诉贾逵:要报信就去报信,要请援就去请援,想干啥就去干啥.
良久。
贾逵命人取来笔墨,给河东太守王邑写了封战报,随后又取下绛邑长的印绶,一并交给绛邑丞,吩咐道:“速走西门出城,绕道将战报和印绶送往安邑,告诉王府君,皮氏乃兵家争胜之地,需以重兵把守。我不能为国家守住绛邑,无颜再见王府君,愿与绛邑共存亡。”
绛邑丞大惊,刚要开口时又被贾逵打断:“速速前往,不得有误!倘若因你之故而让皮氏有失,我必斩你!”
绛邑丞只得接下战报和印绶,又含泪向贾逵作别,策马出西门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