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袁尚和袁谭的夺嗣之争公开化后,众文武私下里不是去找袁尚就是去找袁谭,利益驱使下,袁绍都得先靠边。
正争论不休时,忽听人报称袁熙求见。
逢纪顿喜:袁熙一向以尚公子马首是瞻,若袁熙也支持尚公子,何须再听郭图等人的意见!
袁绍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忙令人传袁熙入内。
逢纪更是抢先一步,先在堂下迎住袁熙,又仔细叮嘱袁熙:“今日大将军要立尚公子为嗣,但郭图、辛评等人却在反对,只要熙公子道一声幽州七郡皆支持尚公子,大将军今日便能确立尚公子的嗣子之位。只要尚公子当了嗣子,绝不会亏待你!”
袁熙听得暗暗冷笑:还好我来得及时,不然等袁尚夺了嗣子位,我便白跑一趟了。
表面敷衍了逢纪几句,袁熙大步来向袁绍请安:“如今暑热渐起,孩儿担忧阿父受不了邺城的酷暑,故而在中山寻了一处避暑圣地,请阿父移居中山,孩儿必会每日侍奉,以尽孝道。”
话音一落,逢纪瞬间错愕当场。
什么情况?
我让你支持尚公子,你要将大将军移居中山避暑?
袁绍也被袁熙的来意给整愣了:“显奕,移居中山之事暂且不提。孤今日要立嗣子,你正好给孤拿个主意,你认为谁可为嗣子?”
然而袁熙不答反问:“阿父正当壮年,春秋鼎盛,再活个三十年都不成问题,何须急于此时立嗣?”
这话再次将袁绍给问愣住了。
未等袁绍反应,袁熙又大骂左右:“皆是尔等奸佞之徒,离间我父子兄弟之情,才让阿父受累,大敌当前,不思勠力同心,反而相互内讧,整日不是拥戴三弟,便是推崇长兄!岂不知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之理?”
不论是审配、逢纪,还是郭图、辛评,以及孟岱、蒋奇等人,都被袁熙今日的反应给整愣了。
什么情况?
熙公子不是一向支持尚公子的吗?
怎今日却故意不想让尚公子当嗣子似的?
众人纷纷低语猜测,惊疑不定。
唯有早已洞察玄机的许攸,抱臂冷笑。
不过许攸并不打算戳破袁熙的意图,袁尚公然弹劾的事让许攸明白:只要袁尚当了嗣子,那今后便会性命不保。
故而,只要袁尚当不嗣子,不论嗣子是袁谭还是袁熙甚至于是袁买都没区别!
见众人还在窃窃私语,许攸遂出言力挺袁熙:“大将军,熙公子所言极是。古之立嗣,多在弥留托孤之时。大将军未满五十,正乃英年,又何须亟亟于此?不如全了熙公子的孝道,先往中山避暑,等秋后若还有立嗣之意,再议也不迟。”
3更来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