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劝慰,让刘备又安心不少,暗暗记下此次的教训,刘备再度恢复了日常的豪迈。
入城后。
刘备便按照诸葛亮的计划,设宴厚待许攸,言语中多有对许攸才智的敬佩以及对审配专权的厌恶,又承诺会全力协助许攸救出家小。
许攸亦是许诺,只要能救出家小,今后定不会忘记刘备的大恩。
至于许攸的话中有几分真几分假,刘备也没去在意,就如诸葛亮所言:既来之,则安之,很多时候,只需坐待对手犯错即可!
刘备能犯错,袁绍同样能犯错。
翌日。
刘备便交代颜良、文丑,将许攸安然护送到邺城,颜良、文丑皆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不会辜负刘备的重托。
看着前往邺城的颜良一行人,刘备对立在身侧的关羽感慨道:“云长,定要谨记我所犯的错误,多向军师学习,凡事深谋远虑,多备后手,不可小觑了天下人。”
关羽亦有懊悔,跟着诸葛亮学了两年,却没能看出刘备计划的破绽和漏洞,反而与刘备同样生了骄矜之心,郑重的点了点头,关羽的语气也多了坚定:“大哥教诲,我定会铭记在心。”
常山国的诸事有诸葛亮负责,刘备也没多管,甚至于呼厨泉及那八千余俘虏被放归,刘备也只是嗯了一声便没多问。
既然诸葛亮有安排,那自然有诸葛亮安排的道理。
刘备则是在真定城休憩了两日后,便带上陈到、袁綝、夏侯博等人前往中山诸县,拜会当地名望宿老。
关羽则是留在了真定城统属兵马,颜良、文丑都去了邺城,真定城的兵马也需要有人来操练。
随着许攸入邺城,以及曹操和刘备针对袁绍的计策展开,原本就不平静的邺城变得更不平静了。
尤其是黎阳的审配,自曹操处得知许攸被生擒且要被送往邺城交由袁绍处置后,审配当即便带着亲卫骑兵昼夜兼程返回邺城。
杀子仇人回来了,审配又岂会善罢甘休?
审配也知道袁绍跟许攸的关系匪浅,哪怕许攸叛逃了袁绍都没杀许攸的家小,反而还将许攸的家小单独关押变相给保护起来了。
最重要的是:当初许攸会叛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审配在后方将许攸一家都抄家下狱了,这也是袁绍一直不满审配的原因:许攸还在前线掌握军机,你跑到后方就把许攸的家小财产全抄了,穿鞋的变光脚的了,这还怎么约束?
先前因码字熬得紫润圆脸,渐成灰黄,皱纹也深嵌其上;
眼周肿得通红,想来是被诸位催更,扰得心神难安。
方才见有读者来,满心欢喜,可那催更的话,似线头绕心,想连珠般倾吐:剧情呀、催更呀、书里人物呀……偏生如鲠在喉,在脑中打转,吐不出半句利落的。
待站定了,脸上又是欢喜盼互动,又带些因码字辛苦的凄凉。
动了动嘴唇,诸多心绪难言说,末了,态度巴巴地恭敬,只盼着诸位:赏些票票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