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
袁綝直接帮许攸下了决定:“许先生既有顾虑,那便听我的罢。先去真定见左将军,再作计议。”
闻言,许攸没有反驳。
在军士的搀扶下又上了马,一路无言的向真定方向而走。
许攸不知道的是:袁綝和夏侯博是刘备故意安排护送许攸去真定的,二人的话术亦是刘备所授,旨在先将许攸诳去真定,再假许攸以乱邺城。
而此刻的刘备,依旧还在东武阳城外打着陶升的旗号,甚至还故意派人去质问袁尚为何“弃军而走。”
袁尚昨夜本就因曹操的四面埋伏而惊惶,今日一早便被陶升遣使质问,气得袁尚踢桌子大骂:“陶升只是一介黑山贼,靠着背叛故主才苟得性命,若非大将军提携,又岂会有今日地位?吃我袁氏的饭,还敢质问我?贼就是贼,骨子里都是不忠。”
堂下的颜良、文丑没有附和。
虽然刘备是假陶升名义质问袁尚,但颜良、文丑二人内心同样有质问之意:都能反败为胜了,身为主将的袁尚却跑了!
在颜良、文丑二人看来:若非刘备跑得快,估计都遭了曹操毒手了。
只是假借陶升名义质问几句袁尚,袁尚不虚心认错就算了反而还大骂陶升是贼性不改,陶升当年可是救了袁绍全家性命,还包括了袁尚的性命!
逢纪瞥见颜良、文丑二人脸色的不愉,低声进言:“尚公子可先让颜良、文丑二人在城外安营,以为掎角之势。”
袁尚吃了败仗又被陶升遣使质问,心头本就羞恼,又见颜良、文丑二人姿态,更生不满,当即便采纳了逢纪的进言,令二将自去城外安营。
颜良、文丑见逢纪又在谗言,袁尚还附和了,更是心寒,也不反驳,各自冷哼一声后便径自离去。
这一幕,看得袁尚更是气恼:“颜良、文丑二人自恃受大将军宠信,又见我昨日兵败,便对我不敬,着实无礼!而今我军威未立,若让袁谭得知,我定会再遭耻笑。逢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逢纪念头一动,便有了主意:“尚公子勿忧。颜良、文丑二人一向只忠于大将军,只要大将军以尚公子为嗣子,二人即便现在无礼将来也会效忠。昨夜曹操主寨被烧,我料其近日定会退兵。不论过程如何,只要曹操退了兵,便是尚公子的大功。尚公子可在战报上写出陶升擅自违背军令,以至于差点兵败,幸赖尚公子勇武才杀退曹操,再趁机请大将军将陶升贬往别处,另择心腹任常山相。”
袁尚琢磨了片刻,道:“逢先生言之有理,便依此计!且先派人打探曹操是否退兵。”
颜良、文丑一路闷闷的出了城,于城外与刘备合兵。
见二将军脸上皆有不忿,刘备温声询问:“二位将军因何事气恼?”
颜良怒而冷哼:“还能有谁?又是那逢纪从中挑唆!”
文丑更是直言:“尚公子羞于见我,借口犄角之势,令我等城外扎营。哼,何其可笑!”
“些许小事,二位将军不必介怀,昨夜虽然遭了曹操的埋伏,但我也烧了曹操的本寨,算是打了个平手。”刘备温声安抚道:“我营中有薄酒,愿与二位将军同饮。些许不愉快的事,便让它过去吧。”
刘备的宽慰让二人心中郁结稍解,颜良、文丑二人听得舒坦,纷纷拱手道:“愿与左将军同饮!”
1更来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