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意外见到在尤文图斯的前队友。
而是伊瓜因胖了一大圈。
c罗纳尔多加盟尤文图斯后,伊瓜因彻底失去了生存空间。
先租借去ac米兰,然后又租借到了切尔西。
表现一路向下,持续拉膀。
坎特,若日尼奥,加上戴飞在国家队的队友科瓦契奇。
阿兹皮利奎塔,吕迪格,大卫-路易斯,马库斯-阿隆索。
这四后卫中,反而是吕迪格让戴飞印象深刻。
他还记得在德甲交手时,对方近乎採取环抱“零距离”的贴身防守姿势。
独闢蹊径。
门將是天价加盟的凯帕。
再一次证明当今足坛球员身价的水涨船高。
足总杯大战开启。
比赛刚开始不到5分钟,戴飞在前场游走时分外惊奇。
在他活动的平行区域,他能看到中路的若日尼奥。
坎特居然在他身后。
意味著坎特比若日尼奥位置更靠前,而且占据著靠近边路的內线区域。
这是什么鬼?
戴飞不理解,但大为震撼。
难道坎特也不想干脏活累活,要去前场大秀特秀了吗?
切尔西433体系中坎特並非防守型后腰,而是右前卫的角色。
活动区域当然还是很大。
但主要区域却更多在中场偏前且靠近边路。
曼联重点防守右路。
面对曼联的442防守反击阵型体系。
多数球队都必须掏出单点爆破来尝试打开防线缺口。
破密集防守嘛。
传统三板斧,经久不衰。
个人突破,定位球,远射。
科瓦契奇,若日尼奥,坎特三人的远射能力加一起,都不足以考验德赫亚。
定位球要隨缘,那就只剩下个人突破。
阿扎尔面对曼联严密的防线不断的在內线与外线来回穿梭。
多数边锋能突能射,却总喜欢把突破和射门衔接在一起,这无疑需要比顶级还高一些的实力。
阿扎尔对此有偏好,却也没丟掉团队意识。
所以切入內线强行起脚可以理解。
外线传中给队友输送炮弹更有质量保证。
伊瓜因在一次次抢点中被限制。
连射门机会都捞不著。
切尔西球迷对此深恶痛绝。
“赶紧滚吧,真不知道租借他来有什么用!”
“他的体型已经出卖了他的斗志。”
“其实当ac米兰都嫌弃他的时候,我们就该知道他其实烂到家了!”
无论萨里为切尔西设计了多么理想的进攻体系,至少在实战效果中不尽人意。
曼联的反击体系日渐稳固。
从转换后的组织,到推进与升级威胁环节,体系运转令观眾看得一目了然。
终究是防反,本身並不复杂。
无非是进攻频率和机会要少一些而已。
但防守反击打得就是在有限的机会下轰出极限效率与质量。
吕迪格原本打算再次对戴飞採取环抱式的贴身逼抢。
可比赛环境並不充许。
他不能跟著戴飞来回跑。
比赛临近20分钟的时候,埃雷拉在中线前方输送贴地斜传后。
戴飞来到了中路,坎特回防变成追击。
若日尼奥刚要控球,戴飞抢先从前方掠过,趟球变向绕过对方。
此时戴飞与前方內切的卢卡库位置有些重叠,但並不严重。
吕迪格和大卫-路易斯关门防守,两人要防住卢卡库,还要切断戴飞的传球线路。
在电光火石之间,吕迪格与大卫-路易斯也一前一后形成有层次的防守。
戴飞假传真过,从左侧突进中与吕迪格擦肩而过吕迪格本以为戴飞会跟卢卡库打撞墙配合。
没成想戴飞直接单干!
趟球切入禁区后,戴飞看了眼凯帕,调整步点摆腿射门。
凯帕见戴飞的姿势,果断向右门柱那边移动。
移动一步后却在下一秒动作夏然而止。
他扭头望向球门左下角。
预判失误,连扑救都来不及!
戴飞破门后大吼一声,跑向场边享受来自曼联球迷的欢呼。
切尔西0:1曼联。
镜头给到了萨里。
对方一脸无奈,嘰里呱啦地跟助教佐拉交流,或者只是单纯的发牢骚抱怨。
坎特与若日尼奥相顾无言。
明明他俩换一下位置的话,或许戴飞连停带趟的突破不会那么轻而易举的成功。
可萨里为了让切尔西在拖后组织中有更强的稳定性,非要把若日尼奥放在中路拖后。
坎特只能听主教练的安排。
切尔西的混乱在加剧。
比分落后,心態难免浮躁。
中场组织也看不出很强的控制力与创造性。
完全靠阿扎尔一人在进攻中加速製造威胁。
伊瓜因与佩德罗一同哑火。
曼联的反击打得更加风生水起,
切尔西对戴飞的防守重视,本应是后腰来发挥屏障作用,结果却变成了后卫线集体对戴飞进行围追堵截。
由此导致多数后卫被戴飞牵制,卢卡库再跑位杀入禁区便能够耗尽切尔西后卫线的防守兵力。
20分钟內,戴飞两次在边路內线形成牵制后將球回传转移。
博格巴与埃雷拉一同跟进。
卢卡库望眼欲穿。
偏偏博格巴和埃雷拉两人互传配合后各建一功!
把凯帕打得怀疑人生。
他俩倒不是无视卢卡库,单纯是他俩这一路向前,机会更好。
半场比赛结束时,斯坦福桥不少切尔西球迷骂骂咧咧退场。
“主场0:3曼联?真有你的,萨里!”
“进攻没看见有多好,防守的老本行还丟了,萨里不滚,蓝军没有未来。”
索尔斯克亚志得意满。
他上任之后,曼联不但没输过,
也就只有在欧冠16强首回合中战平了巴黎圣日耳曼。
其他的比赛,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