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姬,这位景帝的妃子,虽然没有栗姬那般受宠,却也为景帝生下了三个儿子,他们分別是鲁共王刘余、江都易王刘非和胶西於王刘端。这三个儿子,性格截然不同,人生轨跡也大相逕庭,在歷史的舞台上各自演绎著属於自己的故事。
(一)鲁共王刘余:基建与音乐爱好者
刘余,这位景帝的儿子,打小就跟別人不一样,有个不太方便的小毛病——口吃。您想想,在那个靠口才吃饭的宫廷里,这口吃可太吃亏了,所以刘余从小就不太爱说话,也不喜欢跟人爭辩。
公元前 155年,刘余被封为淮阳王,这日子过得倒也安稳。可第二年,吴、楚等七国起兵反叛,把整个天下搅得是天翻地覆。不过,这场叛乱也给刘余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叛乱平息后,刘余被改封为鲁王,来到了曲阜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土地上。
到了鲁国,刘余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建造宫室苑囿產生了浓厚的兴趣,整天忙著大兴土木。他还特別喜欢养狗马,把这些宠物照顾得那叫一个精心。您瞧,他这小日子过得,別提多愜意了。
晚年的刘余,又迷上了音乐,整天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不过,他对钱財却越来越吝嗇,生怕自己的財產不够用。这可跟他年轻时的豪爽劲儿大不一样了。刘余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后,他的儿子刘光继承了王位。这刘光啊,一开始也跟他父亲一样,喜欢音乐和车马,可到了晚年,也变得吝嗇起来,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刘余的一生,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过得悠閒自在。他就像一个逍遥的贵族,在自己的封地里享受著生活的乐趣。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古代诸侯王的另一种生活状態,没有政治的勾心斗角,只有简单的快乐和满足。
(二)江都易王刘非:有野心的“骄奢王”
刘非,那可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打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和才华。公元前 154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年仅十五岁的刘非,就像个热血少年一样,主动上书景帝,请求带兵出征,为平定叛乱出一份力。景帝一看,这儿子有志气,就赐给他將军印,让他去前线打仗。刘非也不含糊,在战场上那是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
叛乱平定后,刘非因为战功卓著,被改封为江都王,统治著吴国原来的封地。景帝还赐给他天子旌旗,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让刘非在诸侯中风光无限。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 130年),匈奴大举入侵汉境,刘非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躁动起来,他上书汉武帝,请求带兵出击匈奴。可汉武帝却没有答应他的请求,这让刘非心里很是失落。
没了打仗的机会,刘非就在自己的封地里开始折腾起来。他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豪华的宫殿,还四处招揽豪杰,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您说,这刘非,有一身的本事,却没有用在正途上,实在是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