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三年(公元前 154年),一场足以撼动西汉根基的风暴骤然来袭。
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號,悍然发动叛乱。
一时间,战火纷飞,叛军气势汹汹,大有一举推翻中央政权之势。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得知消息后,惊得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诸侯王居然敢公然造反。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很快就镇定下来,开始调兵遣將。
在眾多將领中,他把目光投向了周亚夫,任命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周亚夫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他心里清楚,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考验,更是关乎大汉江山社稷的生死存亡。
周亚夫没有被叛军的汹汹气势嚇倒,他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制定了一个大胆而又精妙的战略计划。
他对景帝说:“陛下,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咱们很难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
景帝听后,虽然心里有些犹豫,但也觉得周亚夫说得有道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计划。
於是,周亚夫带著大军踏上了平叛之路。他没有直接去救援被叛军猛攻的梁国,而是绕道进军。到了灞上时,遇到一位名叫赵涉的士人,赵涉建议周亚夫再往右绕道进军,以免半路受到叛军的袭击。
周亚夫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於纳諫,他觉得赵涉说得在理,就听从了他的建议,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到了雒阳后,周亚夫派人四处搜索,果然抓获了叛军设下的伏兵,这让將士们对周亚夫更加佩服了,觉得跟著这样的主帅,心里踏实。
此时的梁国,正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刘武嚇得脸色苍白,他一边组织军队抵抗,一边不停地向周亚夫求援,那求救信一封接著一封,就像雪一样飞向周亚夫的军营。
可周亚夫呢,就像没看见一样,他派军队向东到达昌邑城,然后就坚守不出。
梁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一次派人求援,还带著哭腔说:“周太尉,您再不来救我,梁国可就完了啊!”
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战略才是取胜的关键,不能因为梁王的求救就乱了阵脚。
最后,梁王没办法,只好写信给景帝,向景帝哭诉自己的悲惨处境。景帝一看弟弟这么可怜,心软了,下詔要周亚夫进兵增援。
可周亚夫还是不执行命令,他对景帝的使者说:“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自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