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和刘邦相遇后,就像鱼儿遇到了水,开启了他们的传奇之旅。当时,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反秦的烽火越烧越旺。
刘邦在张良的辅佐下,实力不断壮大,也加入了西进关中的队伍。
在西进的过程中,刘邦的军队来到了南阳郡宛城。
宛城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刘邦一看,这要是硬攻,不知道得死伤多少人,还不一定能打下来,而且他心里还惦记著赶紧入关,去实现“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呢。
於是,他就想著绕过宛城,继续往西走。
张良一听,这可不行啊,赶紧劝阻刘邦:“主公,您可千万別小瞧这宛城。现在秦军还很强,前面还有很多险阻,您要是绕过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军从后面追上来,和前面的秦军来个前后夹击,咱们可就危险了,这不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嘛!”
刘邦一听,觉得张良说得有道理,冷汗都冒出来了,差点就犯了大错。於是,他赶紧听从张良的建议,连夜调兵,把宛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宛城的太守一看这架势,嚇得脸都白了,心想这下完了,城肯定守不住了,还不如自杀算了。就在他准备拔剑自刎的时候,他的门客陈恢站了出来,说:“大人,先別急著死,让我去试试,说不定能找到一条活路。”太守没办法,只好死马当活马医,让陈恢去了。
陈恢来到刘邦的军营,见到刘邦后,不慌不忙地说:“將军,我听说楚怀王和大家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能做关中王。您想想,宛城是个大城,城里粮草充足,百姓也多,大家都怕投降后被杀,所以才拼死守城。您要是强攻,伤亡肯定很大,而且还不一定能攻下,耽误了时间,就没法先入关了。依我看,您不如接受宛城投降,让太守继续留任,把城里的士兵编入您的队伍,一起西征。这样,其他城池的人看到宛城投降后没事,也会纷纷效仿,您就能兵不血刃地直取咸阳了。”
刘邦听了,觉得这主意不错,再看看一旁的张良,张良也微微点头,示意可行。刘邦心里有底了,就答应了陈恢的请求。就这样,宛城顺利投降,刘邦不费一兵一卒,不仅扩充了兵力,还解除了后顾之忧,继续西进。
之后,刘邦的军队抵达了嶢关。嶢关可是个险要之地,是进入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秦国在这里布置了重兵防守。刘邦看著嶢关高耸的城墙和严阵以待的秦军,心急如焚,心想只要拿下嶢关,就能进入关中了,於是他又想直接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