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第五次扩军(上)
大致的交代清楚之后,陈锐与徐渭、周君佑转头去了师部。
一旅的旅副齐乡,陈子鑾、楼楠、刘西以及直属团的金福、楼华松都已经到了。
“安排的如何?”陈锐径直问。
“差不多了。”陈子鑾起身道:“胶州、莒州、连云、舟山都能安置,这是名单。”
“坐下说。”陈锐接过名单扫了几眼,这些人都是从军中退下的,有的是山东战事负伤一直养伤到现在,有的是南下温州负伤,有的是最近两战负伤的。
级別最高的是一旅二团的营副耿宽,金华府永康县人,左路膊从肘部被砍断,没办法重返军中了。
剩下的还有几个连排长,大部分还是普通士卒。
徐渭在边上落座,侧过头打量著神情专注的陈锐,心里琢磨这位是不是早就开始打这个主意了。
最早在小岛上那一战,第一批应募的屈超负重伤,伤愈之后被陈锐安置在作坊处为管事,但那时候徐渭还不以为意。
去年山东战事结束之后,从青州大批量迁居民眾,陈锐將部分负伤的士卒安置在各个村落,徐渭就有所察觉了。
到现在,徐渭可以肯定,陈锐早就有將退出军中的士卒安置在各处的想法,比如屈超伤愈后会安置在军械作坊,几个连排长会安置在各个处为管事。
那些普通的士卒会安置在各个村落为村长、副村长——,明朝是没有村长的,只有保长,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论忠诚,这些在战场上奋力搏杀而负伤的將士,是最为忠诚的。
忠诚於舟山这个体系,也忠诚於陈锐。
徐渭之所以做出陈锐早有此意的判断,一方面来自於他的观察,另一方面是他突然反应了过来,从第一批应募士卒开始,陈锐就很重视士卒的识字、算学。
护卫军中,不是你敢搏杀就能升迁的,晋职的標准中有一条硬性规定,必须通过算学、识字的考核。
甚至於新兵从新兵营中出来,考核入军,识字、算学也是重要的標准,甚至因此而为班长、副班长这使得略有文化的士卒的生存率提高,也给以后的舟山留下了更多的可能。
想到这儿,徐渭心里略有些挫败感—这货实在是一步十算,比不了,实在是比不了啊。
“行,就按照这个名单,告诉他们,养伤就好好养伤,就算不能重返军中,以后也用得到他们“除了抚恤,他们以后在各地各处任职,月钱不变。”
“是。”陈子鑾应了声,笑著说:“其中还有几个伤势略为轻一些的,还在问呢,以后倒是可以临时去新兵营做教官。”
“这是一条路。”陈锐点头赞同,“到时候再说,现在说说胶州那边,凌云翼与周君仁的公文我都看过了。”
徐渭笑吟吟的问:“听说是翁从云提议的?”
“是。”齐乡点点头,“实际上就是他执笔的,凌汝成当晚就接到了调令。”
“不错,不错。”徐渭授须道:“早前叶公赶赴胶州的时候,师部就有意將军法处独立出来。
齐乡、陈子鑾、楼楠对视了几眼,都没声,这方面的事情他们不合適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