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板笑道:“不麻烦,那我就先去忙活了哈。”
“嗯!”
……
时间来到了腊月廿八,整个岑河地区的节日氛围是越来越浓重了。
在后世,网上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那就是春节的氛围是越来越淡了。
春节氛围越来越淡,是由多方面原因所导致的。
首先,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在七八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再加上大部分农村人的生活都不好过,别说是吃肉了,就连米饭都不是想吃就能吃的,新衣服那就更是不用想了,毕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而到了后世,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日常饮食、娱乐等需求已满足,春节期间能享受的美食和娱乐方式已日常化,各种肉食和新衣等过去稀缺的年货,在后世随时都可以购买,这就导致春节的期待感被大大的降低了。
其次,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后世,城市化加速导致了邻里关系的疏远,传统习俗如贴春联、走亲访友等因时间紧张或空间限制被大大简化。
同时,年轻群体更倾向于线上交流,减少了面对面的互动,甚至就连拜年都是打视频了。
最后,是传统仪式感减弱。
后世快节奏生活使筹备年货、家庭聚会等传统活动时间不足,加之部分地区禁放烟爆竹,进一步削弱了节日的热闹氛围。
还有就是农村庆祝春节的一些传统活动,比如岑河地区民间有名的狮子舞、龙灯舞、采莲船舞、蚌壳精舞以及高跷舞等,这些都是春节期间各村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一些庆祝活动。
在后世也因为参与的人越来越少而慢慢消失了。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过春节有不同的风俗。
比如广西博白,在临近年关的时候,要做年终社,要还福,还要祭拜土地伯公、华光大帝、观音菩萨以及各路神仙,还有除夕那天要供阿祖公,这些都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在此期间,还要做籺,比如灰水籺、甜籺、饭心籺、发籺之类的,尤其是前两者,那是过年必备的东西。
而岑河地区,过年的风俗又有不同。
在岑河地区不用祭拜各路神仙,只需要除夕那天给祖宗上灯就ok。
此外,在岑河地区有这样一个习俗,那就是团年。
团年,在很多地区,都是指自家人在除夕这天坐在一起吃的团圆饭。
但在岑河地区,团年并不是单指除夕这一天,也不是单指自家这一个小家庭,而是要把兄弟的家庭也算进去,然后根据各自的情况排列出团年的日子。
就拿乔二河家来说,已经去世的乔父有三兄弟,那么团年就从除夕这天往前推,一家选择一天请客吃饭,就这是岑河地区普遍存在的团年习俗。
之前就已经说好了,今天在乔二爹家团年,明天在乔三爹家团年,后天除夕在乔二河家团年。
而村里那些兄弟多的家庭,早在几天前就开始吃团年饭了。
今年团年,乔二爹也是下了血本了,准备的饭菜比往年都要丰盛得多,桌上鸡鸭鱼肉是一样不少。
酒过三巡后,乔二爹看着坐在他旁边的侄子,感慨万千的说道:“你家老头子真的是命不好,辛苦了一辈子,没享到一天儿女的福就走了。”
乔二河想起自家老头子的音容笑貌,不无遗憾的说道:“是啊,老头子要是晚走几年,就能跟着我们享福了。”
乔三爹叹道:“你家老头子吃舍不得吃,又长期干体力活,就是铁打的人都熬不住。”
“都已经过去了,还提这些干嘛,今天团年,说点高兴的事。”
说到这里,乔二妈岔开话题道:“大江,你打算什么时候把婚期定下来?你年纪是真的不小了,得抓紧一点时间了。”
乔大江笑着回应道:“二妈,等过完年,就找人择(念革)期(选定婚期),主要是想着等家里的新房子建好了,再把媳妇娶回来,要不然早就把婚期定下来了。”
乔二妈点头道:“也是,你家这房子也确实拥挤了点,你们兄妹打算什么时候建新房子?”
乔二河接过话道:“二妈,因为我们兄妹不在老宅这里建新房,而是换到了村口那块地,原本的打算是等小麦收割之后,再建新房子不迟。
但为了大哥早日把大嫂给娶回来,我决定过完年就跟队长他们商量一下,把地里的小麦按最高产量给他们补上,然后就提前把这些小麦给收割了拿来喂鸡,这样建房子的事就可以提前安排了。”
乔三妈问道:“二河,你们家老屋这里的宅基地这么大,为什么新房子不在这里修建啊?”
乔二河笑道:“老屋这里不是养鸡了嘛,养了这么多鸡,空气都被污染了,要是在这里建新房子的话,那天天都要闻着这浓浓的鸡屎味道,住着也不舒服。
所以,我才决定把新房子建到村口那里,那里靠近公路,出入也方便。”
乔三妈恍然道:“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是你们兄妹嫌弃这里位置不够大呢!”
乔二妈看向乔二河问道:“二河,你跟那位漂亮的城里姑娘,发展得怎么样了?”
其他人闻言,也都看向了乔二河,这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乔二河笑着反问道:“二妈,什么发展得怎么样了?”
乔二妈笑骂道:“你还跟我们装呢,那么漂亮的一个城里姑娘,我就不信你对她没有想法。”
乔二河眨了眨眼睛道:“二妈,你也说了,人家那么漂亮的一个城里姑娘,你觉得她能看上我这个农村人?”
乔三妈接话道:“二河,你这么有本事,现在家里也赚到钱了,整个洪山大队就找不出一个能跟你相比的后辈,就算你的出身比不上人家,那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啊!”
乔四海忍不住戳穿道:“二妈,三妈,二哥他是在糊弄你们,他跟我那未来二嫂关系好着呢!”
乔二河瞪了他一眼道:“你可别瞎说,我们目前只是朋友关系。”
乔四海缩了缩脖子,嘟囔道:“我可没瞎说。”
乔二爹喝了口酒,好奇的问道:“二河,你跟那位城里姑娘,到底有没有戏?”
乔二河笑道:“二爹,这事我现在也不好说,等明年把家里的新房子建好了,再说吧!”
乔二爹点头道:“也是,现在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谈这个确实是早了点。”
乔二河说道:“二爹,向东也到了适合婚配的年纪了,你跟我二妈有什么想法?”
乔向东笑着接话道:“二河哥,你比我大两个月呢,你都还没谈对象,我急什么啊!”
乔二妈道:“我们已经有打算了,等明年家里养鸡赚到钱了,就请媒人帮向东物色个对象。”
众人一边吃喝,一边闲聊。
除了中午这一餐,还有晚上那一餐,岑河地区的团年,都是一家负责一天的。
吃完乔二爹家的团年饭,次日众人又去吃乔三爹家的团年饭。
有了昨天乔二爹打样,乔三爹今年的团年饭,同样做得比往年都要丰盛得多,菜式是一点都不比乔二爹家的逊色,显然也是下了血本的。
这个时间段,整个乔家湾都在吃着团年饭,但能跟乔二爹乔三爹家比的,还真找不出几家。
吃完乔二爹和乔三爹家的团年饭后,时间就来到了除夕这一天。
这一天既是除夕,又是兄弟团年的最后一天,相当于是团年饭中的c位了。
往年兄弟团年的时候,乔二河家因为条件有限,所以饭菜都谈不上丰盛,能见到鸡肉猪肉鱼肉,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当然,这也不止是乔二河家,村里还有一部分人家,也都是这个情况,大家的日子都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今年,就不一样了。
为了今天的团年饭,乔二河兄妹那是做足了准备,除了必不可少的鸡鸭鱼肉以外,还特地准备了月饼、糯米子、豆饼、汤圆、芝麻饼、鸡蛋糕、雪枣、麻子、烤角子、云片糕、连环圈、麻叶子等糕点小吃。
另外还有鱼糕、扣肉以及蒸腊菜。
喝的更是口感与功效都是一绝的糯米甜酒。
如此丰盛的团年饭堪称空前,要是搁在后世,发到朋友圈绝对能获得无数的点赞和评论。
等酒足饭饱之后,众人开始鸣谢鞭炮。
这是乔二河重生回来后过的第一个年,看着兄妹们脸上那挥之不去的笑容,他心中也高兴得很。
这一世,在他的干预下,大哥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该不会再出现前世那种暴躁不讲理的臭脾气了。
兄妹和睦相处的画面,估计能成为常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