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山涧传来扑棱水声,原是两只白鹭涉水而来,雪羽上还沾着晶亮的水珠。继而有金丝猴、朱鹮、野猪等动物一同来临,万兽共朝。
当韩云停下箫声,众兽才恍然惊觉,重新散入山林之内。
“见自然,见众生,见天道!”
韩云嘴角微笑,看向手中玉箫:“道骨天成,祖师遗宝,不想竟还有化解戾气,涤荡心魔之用。”
正当韩云抚箫沉思之际,忽闻身后传来一声清朗长笑:
“好一曲祥和道韵,小友这箫艺,已得三分通玄真意了,不知是哪家子弟?”
韩云回首,但见一位鹤发童颜的采药老道一跃三丈,似腾似翔,身形如幻,快步而来。
其人广袖当风,腰间悬着个朱红葫芦,背有竹篓,足下草鞋沾着新泥,分明是徒步上山,却偏偏透着腾云驾雾般的逍遥意态。
最为殊异的却是他那副相貌,肌肤竟比之二八少女还要娇嫩,气色极为红润,一看就是养生有术的高人。
韩云拱手示意,笑道:“无门无派,结缘广泛,略有些传承在身,姑且算作一方散人!”
老道在韩云身前一丈处停下,抚须笑道:“好一个无门无派,老道我采药终南七十载,倒是头一回见到能以箫声引动百兽来朝的散人。”
他说着解下腰间朱红葫芦,仰头饮了一口,随手抛给韩云:“尝尝?我亲自酿造的松苓酒,寻常人可喝不着。”
韩云接过葫芦,只觉入手沉甸甸的,一股清冽香气扑面而来。他浅尝一口,顿觉一股暖流自喉间直下丹田,竟引动体内真炁自行运转。
“好酒!”韩云赞叹道,“前辈这酒里怕是加了不少好药材吧?”
“只不过是些许上了年头的茯苓而已。”
“茯苓?”
韩云不由得心中一动。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仙药》有载: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仙人玉女往从之,能隐能彰,不复食谷,灸斑皆灭,趣孔与面体皆生娇润玉光。
可见茯苓有养颜之效。
不想眼前这位老道竟是炮制茯苓宝药的高手,不过韩云却并不眼馋,之前他所得到的服食法更妙于它,自然可提取茯苓之效。
若是韩云有心,做些美容养颜的丹丸,为之疯狂的恐怕大有人在。
韩云笑道:“怪不得道长会有如此面容,就是不知道长隶属哪门哪派,在下可有机缘访就?”
只见那道士轻笑一声:“我这一派人丁稀少,鲜有人知,楼观道可听说过吗?”
韩云神色一怔,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自己就是这么随便一吹,竟能引来楼观道的高人。
韩云也不犹豫,直接展露文始派的丹法炁息:“不想竟是一家人,在下韩云,见过道友!”
老道闻言,仔细打量韩云周身炁机,忽而抚掌大笑:“妙哉!妙哉!文始一脉竟还有传人在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