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对战陆瑾
“贵客?”
陆瑾冷哼一声,“就算是清玄老道的座上宾,老夫也要问个明白,玲珑,你且留在全真教,太爷爷这就动身。”
与此同时,全真后山凉亭内。
韩云与清玄真人的谈话已近尾声。
清玄真人长叹一声:“韩道友既得睡仙传承,又得吕祖真传,论辈分,当为我全真祖师。”
韩云摇头道:“清玄道长言重了,韩某不过是机缘巧合得了些许传承,不敢妄称祖师。”
清玄真人却正色道:“道统传承,岂是儿戏?韩道友既得吕祖真传,便是我全真一脉的贵人。”
“不知可否在终南山多留些时日,也好让我等请教一二?”
韩云正要回答,忽然眉头微皱,转头望向山道方向。清玄真人也感应到什么,跟着看去。
只见一道粉色身影正急匆匆地向山下奔去,正是陆玲珑。她神色慌张,与平日里活泼开朗的模样判若两人。
清玄真人疑惑道:“这丫头怎么……”
韩云在内景稍加卜问,便知因果来由,似笑非笑地摇了摇头:“看来是搬来了‘救兵’。”
“救兵?”清玄真人不解。
“陆瑾陆老爷子。”韩云淡淡吐出两个字。
清玄真人闻言,顿时哭笑不得:“这……陆居士脾气火爆,若是误会了什么,恐怕不好收场啊。”
韩云站起身来,掸了掸衣袖:“无妨。正好我也想见识见识,逆生三重究竟有何玄妙。”
只见陆玲珑慌慌张张的跑过来,把来龙去脉说了,然后一副诚恳认错的样子:“掌教,我真没想到我太爷爷会这么急。”
韩云倒是在一旁若有所思,逆生三重在某种程度上和丹功之法却有相同之处,不过逆生三重是练自身,而非凝丹。
丹者,一也,至纯至真之物!
相比之下,逆生三重炼化自身,反而更像是虚妄、无实在着脚之处,处处得全,实则处处难全。
而且逆生三重通不了天,也无法和先贤神圣创造出来的法门相比较。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逆生三重不好,事实上创造出逆生三重的三一门祖师也足够惊才艳艳,只不过还不够妖孽。
圣贤之所以是圣贤,是因为他们是异人中的异人,亿万无一。
逆生三重的功法立意也是极高,顺势堪避纪算祸,逆行方得会元功,旨在将自己逆练回先天一炁的状态。
人之降生,先天一炁具化为四肢百骸,此为顺。顺乃应天理,却难逃一死,故需要逆炼回先天一炁,此为逆天理,以达到飞升成仙的最终目的。
第一重是炁化皮肉,修炼者在此阶段的力量大增,皮肉逐渐炁化,举手投足间便拥有龙虎之力。
这一过程,恰好对应丹功中的初始境界。
《悟真篇》云:“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两手捉来令死斗,化成一块紫金霜。”
白虎,对应坎卦,象征先天真铅之炁,乃肾中元精,在西属金,代指阴中阳气。
青龙,对应离卦,象征先天真汞之炁,乃心中元神,居东属木,代指阳中阴气。
“猖狂”“不可当”描述阴阳二气未经调和时的冲荡状态,喻示修炼初期精气神未驯的境况。
“捉来令死斗”指通过心神调控,“两手”喻识神与真意,促使坎离交媾,完成水火既济。
“紫金霜”即金丹,是阴阳二气经“取坎填离”后结成的纯阳之体,对应《周易参同契》所述“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逆生三重的第一重其实就是以上丹心神调配自身性命阴阳,从而获得身体的统一掌控,所以一举一动间皆有沛然威力。
但如果上丹不统,就比如说陆瑾被张之维一巴掌晃了上丹,那自然就会身体失去调控。
逆生三重和丹法两相对比,逆生三重就相形见绌了。
两者之间就好比拉车。
修炼丹法者,驾驶“金丹”这个牛马拉车,金丹统一性命,省时省力,人为驾驶者,只需要把控方向就好,修炼丹法者,同样性命坚固,肉身强横。
而修炼逆生三重的人,则需要自己拉车,费时费力不说,还事倍功半,稍不注意就会偏离方向。
这也是逆生三重为何那么难以修成的原因,比起丹法的水到渠成而言,还需要进行突破,而且突破期间稍不注意就会炁乱经脉,走火入魔。
由此可见先贤的智慧。
第二重为炁化筋骨内脏,这一阶段的修炼者能够使筋骨、内脏及血液在一定程度上炁化,赋予他们强大的自愈能力,拥有金刚不坏之体。
此时的修炼者全身变白,水火不侵、刀枪不入,甚至可以断肢再生。
逆生的第二重,是逆金木见阴阳。自第一重中虽得龙虎之力,但此时青龙只顾生火,白虎只顾成水,水火继续缠斗,金木依然对峙,仍未旨根本。
《悟真篇》云:“长男乍饮西方酒,少女初开北地。”得了些云游醉感,浮霞朝气,还是个散仙。
第三重则是全身炁化,化为先天一炁。这是逆生三重的最高境界,修炼者在此阶段有望飞升成仙,达到超凡入圣的状态。
然而,历史上除了三一门的创派祖师和左若童以外,极少有人能成功进入这一境界,且即便是左若童,也未能实现飞升的目标。
逆阴阳见大道,三台归一寂,一寂还三重。
能逆第一重,则得龙虎交济无困。能逆第二重,则得真金受击无损。能逆第三重,则得宝性外放无碍,也即是“暗放玉笼飞彩凤,私开金锁走蛟龙”。
于此,逆生成就第三重,也就不仅有降龙伏虎之力,金刚不坏之功,更有扯枷断锁之能,得大自在之境。
其对应的正是《水浒传》中鲁智深:“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亦为丹阳子的:“守拙宜乎宁耐,曾分秀气三台。龙吟虎啸去还来,明月清风自在。五道霞光覆载,神珠养就辞胎。一声霹雳洞门开。始觉山侗奇怪。”
还是孔夫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由此而言,即便是真的修成了逆生第三重,也不过是勉强和先贤神圣的某个境界相媲美罢了。
更何况,人家还修到了更高。
韩云在得到抱朴丹经之后,便修成了混元一炁太乙之流,而逆生三重修到最后,也就像个逍遥散仙之数一样,无着处,无生处,无灭处。
炁化为虚说得好听,其实不就是炼神返虚吗?
万法归真。
一样种,开百样。
三一门本就是玄门,修来修去,又怎能脱离得了玄门大道呢?
—————
半日后,重阳宫后殿中。
只见一名全真弟子匆匆赶来,恭敬行礼道:“掌教真人,陆家陆瑾前辈来访,说是要见韩前辈。”
清玄真人与韩云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了然。
“来得倒是快。”韩云轻笑一声。
清玄真人无奈摇头:“陆居士性子还是这般急躁。韩道友,可要一见?”
韩云站起身,负手而立:“既然陆老专程来访,岂有不见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