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庆功宴日常与入股红星坞?(6000字大章求月票!)
中午,奥运会总导演方案竞聘结束。
奥组委这里还管午饭。
吕睿跟着田状状等人去了食堂。
刚端着餐盘坐下,老田就好奇问道:“小吕,你觉得其他人的方案怎么样?”
“各有千秋吧。”吕睿给了个折中的回答,不过心里却觉得还是张艺谋的最好,条例颇为完善。
“陈凯哥那首诗,你觉得如何?”
吕睿微怔,片刻后摇了摇头:“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他实在想不通,陈凯哥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能在这么严肃的场合产生吟诗的兴趣?
要是总导演人选已经确定,就是他,吟就吟了,权当工作开展前吹响的号角声。
可这八字还没一撇,就搞得这么亢奋,不知情的还以为人选已经内定了……
吃完饭,众人返回了北电。
后面的事就跟吕睿没关系了,他再次返回剪辑室投入了后期工作中。
其他人也挺忙的,眼看01级就要毕业了,工作不少。
尤其是论文这块,在谢晓京和田状状的牵头下,导演系审查十分严格,绝不容许出现那种错别字、时间、加减法计算以及百分比上的错误。
大家都还要脸呢,要是论文发出去,被人挑出里面有基础性的错误,那可真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其实比起其他大学,北电的论文难度要低不少。
哪怕是往前几十年的资料,查证起来也不难,去图书馆都能找到,犯不着自己独创像“离婚法”这类稀奇古怪、惹人耻笑的条例。
…
隔天晚上7点,吕睿出席了《致命魔术》的庆功宴。
千禧年之后,华语电影行业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电影票房的高速增长,让很多业内、业外人士对这一行充满向往,尤其是不少富得流油的煤老板,纷纷挥舞着钞票往里进。
而票房背后的投资回报率,不仅是衡量成败的重要标准,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2004年,国内投拍的国产影片总数为215部,电影票房总数为18.6亿人民币,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占61%,即11.45亿人民币。
同期,好莱坞影院的票房收入是94亿美元。
二者相差悬殊!
同时,在这一年的国产电影中,排名靠前的4部亿元票房电影的总票房是6.56亿。
也就是说,其余211部电影,平均每部票房不足300万元。
按照惯例,片商可以分得票房的1/3,即不到100万元。
而一部低成本国产电影的投资约为200万至300万元。
这就意味着,绝大部分国产片都在赔钱!甚至连回本都难以做到!
反观《致命魔术》,7000万的投资成本,国内票房2.4亿,海外36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8亿)。
投资回报率高达255%!
同时,这部电影还是去年国产电影票房榜no.1,更冲进了华语电影北美票房排行榜前三!
这是什么概念?
名利双收!
因此,这场庆功宴必须办,而且要办得盛大、体面、敞亮!
吕睿刚进会场,远远的就看见了桌上摆着块冰雕,上面不仅刻着《致命魔术》的片名,还印有着票房成绩数字。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吕导。”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会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参加庆功宴的除了主创演员们外,便是几家投资方代表和媒体。
国贸宴会厅足够大,上百人站在里面一点也不拥挤。
“谢谢,谢谢大家支持。”
吕睿双手合十,面带微笑,从容回应着众人的道贺。
“《飓风营救》后期顺利吗?”韩三坪格外关注这个项目。
一亿成本的中外合拍大片,纯商业题材……这次说不定能打破新画面出品的《英雄》票房记录!
市场一直在发展,影院数也在增多,观影人群日益见长。
在这种基础下,没道理票房成绩会越来越低。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电影质量够高。
“挺顺利的,最迟下月底就能搞定。”吕睿答道。
这部电影没多少特效,也没有太多非线性叙事镜头,剪辑起来比《致命魔术》轻松不少。
“好,后期结束告诉我,除了贺岁档外,其他档期给你安排最好的排片。”
吕睿一听这话,瞬间秒懂:“《无极》要上贺岁档?”
见周围不少人望过来,韩三坪倒也没隐瞒,点头道:“12月15日。”
闻言,众人心思顿时活络起来,琢磨着看要不要避一避?
《无极》据传投资近四亿,比《英雄》只高不低!
陈凯哥如今神格正稳,几乎没人觉得这部电影会失败。
虽然拍摄期间经历了不少波折,但那都是小事,影响不了大局。
相比起其他资本的紧张,吕睿倒是挺轻松。
本来他也没想着去挤贺岁档,后期如果顺利,直接放暑假档就行。
下半年他还有别的工作要处理,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倒是可以拍部冲奖片。
商业片就先算了,筹备和拍摄太麻烦,实在没时间跟进,还是把手头工作全处理完再说吧。
“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记得吭声。”姜闻也凑了过来,担心电影收音有问题。
“好。”吕睿点了点头,反问道,“你那边准备什么时候开机,需要帮忙吗?”
“现在不用。”
虽然是自导自演,但姜闻却找了赵非、李屏宾、杨涛三个摄影师,还有四个副导演辅助,拍摄绝对没问题。
六千万的总投资,足够他放开手脚去嚯嚯了!
“吕导,好久不见呀~”范冰栤瞅准机会,终于凑了过来。
刚才大佬太多,她实在不敢硬挤。
这不,等了半个小时,才找到空隙靠到了吕睿旁边。
“嗯,好久不见。”吕睿冲她点了点头。
范冰栤还想继续搭话,但这时,刘艺菲却从侧面走过来,喊了声“学长”,就把吕睿给拽走了。
“???”
眼看着人消失在眼前,范冰栤顿时一愣。
不是?
我这么一个身材火辣、颜值出众的大美女,哪点比不上那小丫头片子?
就这么被小狐狸精给勾走了?
这一刻,范冰栤突然有些怀疑人生,心里甚至都产生了“吕睿是不是真的脸盲”的念头?
“有什么事吗?”角落里,吕睿疑惑地看着刘艺菲。
这丫头神神秘秘的,说有要事相商……
她一个小丫头片子能有什么要事?
刘艺菲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后才轻声问道:“我妈妈让我问一下你,睿视界真的不做艺人经纪业务吗?”
这段时间,刘晓丽可谓是压力倍增!
其实准确来讲,从刘艺菲确定出演“小龙女”起,她压力就上来了。
周遭的恶意针对、刻意打压、黑料通稿就像山洪般,一浪接着一浪涌来。
那时她还勉强能扛得住,毕竟红星坞也有些底气。
可等参演《飓风营救》的消息传出后,防御的堤坝就隐隐有被冲垮的架势了,裂口越来越大!
她四处奔走补救,但效果甚微。
前段时间,《太阳照常升起》又官宣了主演名单,顿时成了冲垮堤坝的最后一道浪。
虽然刘艺菲只是客串,镜头少得可怜。
但问题在于,其他内地演员连个客串机会都没捞着,凭什么她能有机会参演?
许多心理不平衡的人,顿时把矛头对准了她。
再加上此前小龙女选角时结下的竞争关系,得罪了不少女演员……
其他人自然不会客气,一逮着机会,踩几脚再正常不过。
然后就是你一脚、我一脚,一来二去,顿时就把刘晓丽踩懵了。
她当助理还行,但在做经纪人这方面的经验,比起已经离职的原经纪人差了太多,面对这种局面简直手足无措。
虽然在女儿混圈这几年,她也一直在学习,但却是八窍通了七窍。
所以,面对这种被“围剿”的局面,她一时间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
恰逢此时,一大堆经纪公司又找上门来,承诺只要能签下刘艺菲的经纪约,就帮忙解决掉那些麻烦。
刘晓丽自然不愿意松口。
当初之所以创办红星坞,本就是为了确保女儿能自由发展。
不然,回国后第一时间签去华宜岂不是更省事?何必自己砸钱铺路?
可不签公司,就意味着没有靠山,注定了只能风雨飘零,在恶意围攻下被冲得七零八落。
琢磨了一段时间后,刘晓丽就想着,能不能给红星坞找个靠山?
她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别人,正是吕睿!
于是便让闺女先过来问问,探探口风。
“艺人经纪业务肯定不做。”吕睿给出了明确答复。
制片才是王道,这是他和侯宏亮商量后的决定。
“好吧……”刘艺菲撅了撅嘴,难掩失落。
可下一秒,吕睿又补充道:“但如果有机会,或许会投资几个艺人工作室。”
做艺人经纪和投资艺人工作室是两种概念。
前者需要帮忙找资源、沟通代言等。
后者则可以视作为一种投资,用不着去投入精力管理,有资源的话甩点过去就行。
不过,他这话却让刘艺菲顿时眼前一亮!
严格来说,红星坞就是标准的艺人工作室,整个公司只服务她一个人,只是注册时用了公司名义。
国内这会还没有“艺人工作室”这个概念,但国外却非常常见,红星坞这种在国内其实还算蛮超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