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老二跟老三怎么可能会唯命是从。
只是他没想到,老四居然真的让他们二人当了皇帝。
老大跟大孙子呢?
为什么不提这两个人。
朱棣内心有些好奇,心想难道是老大不想当皇帝,而是要留在大明?
【永乐十七年,朱高烁经过三年的监国,已经在朝堂之中渐渐站稳了根基,很多原本太子门下的官员也都愿意转投祁王名下。
再加上新京城的事情,朱高烁办得非常漂亮,仅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建成庞大的紫禁城,各地军队也已经换防,也就是说随时可以完成迁都。
天下人都觉得迁都肯定会导致大明经济崩塌,百姓民不聊生,可结果三年时间,祁王足足投入了五千万两银子去建造紫禁城,国库不仅没有亏空,反而更有钱了,除去每年的开支,甚至还能多出上千万两银子。
人们不得不服,祁王朱高烁的搞钱能力太恐怖!】
“这就是咱的老四,我看还有谁不服!”
“哈哈哈哈!”
朱棣看着面面相觑的群臣忍不住笑出声。
老四果然办到了。
想想老大监国的时候,几十万两银子都抠抠搜搜的,打仗都不舍得拿钱出来。
现在老四监国,银子多到用不完了。
哈哈哈。
朱棣脑海已经在幻想,打完倭岛要去打什么地方。
同时他也好奇,老四到底是如何做到赚到这么多银子的。
银子什么时候那么好赚了。
夏元吉有些尴尬,老脸一红,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
他也没想到,这祁王如此厉害。
再想想刚才拼命阻止让祁王监国,好似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明社稷,结果却差点耽误了大明的发展。
【大家可别看当时的老祖宗好似赚银子很容易,但其实是冒着天大的风险,因为他税收政策面向的可不仅是天下百姓。
所以好在朱高煦跟朱高燧将老祖宗朱高烁保护的很好,挡住了不知多少暗杀。
老祖宗提出了官绅一体纳粮的制度,要求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即废除官员、地主免税的特权,同时将人头税废除,开始实行土地税。
并在原来赋税的基础上,每亩加派3厘5毫田赋!
“不仅如此,朱高烁还大力推行商税,要求商人必须交税,严惩士绅偷税漏税,派遣锦衣卫监视!至此锦衣卫的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
显然这样的政策瞬间就让朝野怨声载道。】
此话一出,在场都陷入了沉默。
朱棣是没想到,老四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如此疯狂啊。
怎么敢的。
群臣显然是极其的不满。
推行这样的税收政策,朱棣是从来没想过。
哪怕是敢造反的永乐大帝,也不敢犯天下大不敬去得罪所有士绅大族。
【明朝唯一特点就是军权至上,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永乐大帝朱棣,都将军权牢牢的握在手中,这也是为什么老祖宗朱高烁能完成变法的原因。
仅仅两年的时间,其实就已经让朝野上下闭嘴,也预示着变法的成功。
原因无他,虽然看似交了税,可他们手中的银子却越来越多,朱高烁反而因此收买了人心,大半数的官员甚至都只认祁王,不知皇帝!
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有很多人站出来提议要废掉太子,这也为日后朱高炽的造反埋下伏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