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没钱能把事情办好的,才是好官
跟老头子对着干。
除过会增加你实现理想的难度之外,还会加深你对社会,对人心的高级理解。
没错,跟老头子对着干,尤其是一群位高权重的老头子对着干,你绝对能品尝到本不应该由你品尝的人心冷暖,世态炎凉,以及众叛亲离,更不要说那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
这两句来自李太白的诗句,就是云策就任漫水乡专职干事(享受副科级待遇)第三个月时亲自写的。
在写这两句诗之前,身为国家选调生的云策,多少还是有些雄姿英发,挥斥方遒的少年意气。
三个月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在漫水乡最大的作用,就是到处宣扬饲养小尾寒羊的好处,促进乡亲们抛弃蹄子硬,角尖锐,牙齿凶狠的山羊。
山羊好饲养,这东西啥都吃,而且,不论草长在那里它都能吃到,就算埋土里的草根,它们也能用蹄子刨,用角挖,用牙啃,最终吃的干干净净。
可以这样说,山羊过处,寸草不生,而漫水乡,地处戈壁与高原交界处,生态极为脆弱。
小尾寒羊就不一样了,这种羊性情温和不说,最好的饲养方式是圈养,牧民只要种点苜蓿啥的就能轻松饲养。
云策说破了嘴皮子,乡里的人,就是不听话不说,说多了,那些野蛮的半牧半耕的乡下人还推搡他,要他滚,那些不好看的乡下女人还朝他吐口水。
这其实不算啥,基层工作有难度,这几乎是一定的。
最让云策难以接受的是,他发现,如果这个时候没人捞他,他至少需要费十年时间,才有可能从漫水乡走出来,就这,已经是在他完成推广小尾寒羊,让漫水乡生态有一个显著变化的前提下。
人,一辈子有几个十年,而且是最好的十年,他不想把这十年时间跟羊绑在一起,别说小尾寒羊,就算是大尾巴寒羊也不成。
辛苦工作不算啥,被人遗忘才是最可怕的。
就像荒原上的一株草,就算开出了格桑,也只是开出了格桑而已。
云策去找了云临川,以前轻易就能踏进去的垂门,明明是他的家,现在却被办事人员阻拦,需要老领导同意才能进去。
云策在小客厅喝了一下午的茶,这才见到了云临川。
迎接他的是云临川积蓄许久的一口口水,这口口水里有烟味,有茶味道,还有一些残留的青红丝。
“你要是真的肯沉下心,决心在基层为人民服务,老子还高看你一眼!”
那口滋味繁杂的口水,跟那句足矣镌刻进灵魂的羞辱人的话,云策觉得自己即便是到了下辈子,也能清楚的记得。
好在,他挺住了,决心接受这样的羞辱,也要离开漫水乡那片死地。
果然,在遭受了极致的羞辱之后,云临川的脸色又变好了,还夸赞他有唾面自干的当官本事……
从那一天开始,云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个人就像一块砖,都有每一个人该有的位置,而云临川就属于可以安排这块砖去向的工匠,那些用来砌猪圈,那些用来修茅厕,那些可以埋进地里当根基,都是可以调配的。
所以,当刘长生跟那个周勃用商量的语气问他能否去长城跟铁围关之间的空地上去屯垦。
云策想都不想的就答应了,毕竟,这个时候答应是获得最大支持的时候,人家本来就商量好了,其实不用这么客气的跟你说话的。
果然,见云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大司马周勃就在他的肩头拍打两下,表示满意。
不过,云策还是提出来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能否等云家庄子的这一茬庄稼收割之后再去,这样也好积累一些经验,好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周勃觉得云策婆婆妈妈的,刘长生认为这是老成谋国之举,最后,两人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桑落月就可以出发去长城以北了。
长城,地球上也有,只是没了防御功能,只剩下旅游功能,万里长城其中一多半是夯土长城,就是不知道这里的长城会是啥样子的。
“我们真的要去长城以北吗?”娥姬看着刚刚才修建好的房子很是不舍。
云策拉着娥姬的手道:“不去的话,我们连这点产业也保不住。”
“我父亲走的很早,母亲一直想着要留点东西给我,她勤劳吃苦了一辈子,最后只留给了我八十二个钱。
我想把这里弄好,以后留给咱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