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的眼神陡然犀利,他坐直了身子。
“爱卿,细讲。”
“满洲议政王一手管旗务,一手管六部,可谓是军政一把抓,汉军藩王也是一样。他们的地盘,皇上管不了。皇上的旨意,他们却能阳奉阴违。臣一直提倡皇权至高无上,莫要踏入前朝陷坑。”
“等等,你说的前朝陷坑是?”
“唐有世家、藩镇,宋有文官、边患,元有军头、豪强,明有党争、宦官,皇权永远有掣肘,皇权永远被限制。而我大清立国不久,许多事情现在还好办,若是等个十年二十年后,想办也没法办了。”
“你想劝朕杀了他们?”
“不,稳字当先,能不流血尽量不流血,臣是一直主张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的。”
“怎么解决?”
“分化他们,削弱他们,打压他们,最终达到彻底取缔的目的。”
蒋青云腰板挺拔,眼神清澈,神情自若,浑然500年一出的大忠臣模样。
……
顺治用一种很复杂的眼神反复打量蒋青云。
“爱卿,你太大胆了。”
“臣的胆子是皇上给的,臣的地位是皇上给的,臣这辈子别无他求,若是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十年,给臣十年,臣誓还皇上一个毫无掣肘的帝国,那时,臣想择一山清水秀之地隐居,悠闲的度过此生。”
“如果不能成呢?”
蒋青云坐直身板。
“那样的话,臣大约已经死了。”
回答简单,但极具冲击力。以至于顺治的呼吸不稳,竟不知从何说起。
“告诉朕,你图什么?”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臣图的是生前身后名。”
“你不要官爵?不要银钱?”
蒋青云戏精上身。
“人,终究是会死的。官爵、银钱不过过眼云烟,臣追求的是永恒。千百年后,皇上是千古一帝,臣是不世名臣。”
“我有一个梦想。”
“让全世界的人都成为包衣,让全世界的人都穿上马褂,让全世界的人都留辫子,让全世界的人跪着喊万岁,让全世界的人都喝茶叶。正所谓,八纮一宇,天下皆清~”
顺治摆摆手~
“爱卿,朕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朕觉得你描述的帝国前景太宏大了、太偏激了。无需如此宏大,还是放眼脚下吧。”
“皇上教训的是。”
一次成功的试探,蒋青云全身而退,通过问答,他深入窥视到了顺治的内心。
……
“爱卿,你所描述的那种庞大帝国是很难支撑的,坦率讲,昙一现,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中枢和边疆区域的督抚们不可能齐心。”
“皇上,不能齐心,错不在老百姓,其实老百姓都是很听话的~错在贵族和官吏们,是他们不愿服从中枢。”
“朕知道。”
“臣突然萌生了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
“讲。”
“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将赋税收归中枢。前明中枢和地方是五五分成,造成了地方势力尾大不掉。臣建议改改比例。”
“改成多少?”
“一和九。地方一,中枢九。”
顺治不可思议的盯着蒋青云。
“爱卿,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臣知道。”
“地方衙门用度怎么办?”
“不够的可以申请,朝廷审批之后酌情调拨给地方。臣认为,唯有彻底收回地方财权,才能真正的巩固皇权。”
“地方不满怎么办?”
“杀!”
顺治沉默了。
“朕认为,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办。眼下要紧的有三件事,第一,消灭朱由榔,第二,架空议政王大臣会议,第三,户部改革。
“十年之后,你若想急流勇退,朕给你爵位、封地、美人,还有丹书铁券。”
“谢皇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