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一个仆役,也不可能穿丝制的衣服。
“小人主家乃是荥阳郑氏。”那小厮作揖道。
荥阳郑氏?
五姓七望的?
温禾记得之前分经销商的时候,荥阳郑氏好像出了不少钱,和崔氏一起拍下了一块区域。
后来他和荥阳郑氏也没有什么交集。
“这是小人主家的拜帖。”
那小厮双手递了上来。
至少在礼数这一块,荥阳郑氏倒是做的不错,区区一个小厮,举手投足都带着规矩。
温禾没去接,他身后的阿冬上前双手接过来,再递交给他。
这也是规矩。
毕竟温禾的身份在这里摆着,若是他亲自去接,那可就成为笑话了。
古人的规矩是麻烦,温禾有时候也不想遵循,但实在没办法。
翻开拜帖,上面确实是荥阳郑氏的。
这郑氏也确实厉害,纵观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历史里。
荥阳郑氏一共有十一人人当宰相,大概平均每二十六年便出一位。
家中一共出了一百一十四位进士,其中有十三位是状元、一百五十八人科举及第,占唐朝进士总数近百分之一。
而且郑氏也是第一个打破五姓七望不与皇家通婚的潜规则。
记得后来李世民有一位郑贤妃,好像就是荥阳郑氏的。
之后李唐皇室也有下嫁公主。
而最出名的人,叫郑冠。
历史上唯一一位文武双科状元。
可惜他是两百年后的人了,温禾注定是见不到他了。
温禾记得,现在郑家在长安的话事人,应该是叫郑元璹(shu)吧。
官拜左武候将军。
不过这拜帖上的人,并不是郑元璹。
而是郑允浩。
温禾想了片刻,没想起来这个人是谁。
“不知是荥阳郑氏的哪一位?”温禾问道。
“家中郎君乃是左武候将军之子。”小厮回道。
温禾眼眸微眯。
随即将拜帖交给了阿冬,然后说道:“明日某要入宫,若是贵郎君下午有空闲,可来,若是不想来,也请便。”
虽然温禾不想和五姓七望的人有什么瓜葛。
但他实在好奇,这郑允浩突然来找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后世记载的历史上,温禾不记得有看过这个人的资料。
想来应该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
但他背后的是荥阳郑氏,倒是不能小觑了。
不过之前在立政殿的时候,那郑氏的老者还呵斥过他。
温禾自认为自己不是个睚眦必报的,但也绝对没那么心宽。
所以他才会约到下午,而不是明日。
这也就是在告诉郑氏的人,对于这一次的见面,他并不在乎。
你们若是有求于我就来,若是也无所谓,不来也无妨。
小厮闻言,应了一声,离开时还不忘给温禾行礼。
“倒是懂规矩的一家。”
温禾不禁失笑。
他觉得自己有些小看这些士族出身的了。
那小厮应该是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不过依旧不忘礼节。
看来不是每一个都像是长孙冲和独孤谌一样。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对士族多一些好感。
只是让他更好奇,郑氏到底有什么目的了。
吃完午饭,温禾便在书房内等待客人上门。
刚刚过了午时没多久。
李义府便来书房了。
“先生,郑氏的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