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都是为其出谋划策之人,还有元天穆这种死党,
当初在河阴旁边,尔朱荣一句要立元天穆为帝,便已经让元天穆跟元子攸之间彻底破裂,元天穆也彻底成为尔朱荣的绝对心腹和铁桿。
將眾人都召集到霸府內。
对於这些自己绝对的心腹,而且都是幕僚,他们手中没有任何权柄,只能进言献策,因此尔朱荣並没有隱藏自己的野心。
“我欲要南下洛阳,待到皇后分娩,便让陛下禪位给其幼子,诸位意下如何。”
面对这样『重量级”的发言。
眾人並没有觉得意外。
他们死心塌地的跟在尔朱荣的身边,为的不就是想要享受从龙之功,日后皆是开国公?
尔朱荣的行台中郎李显直接开口道,“丞相,此事还需谨慎行事。”
“哦?”
尔朱荣饶有兴致的看著他,“说说你的看法。”
“丞相眼下虽势大,然洛阳朝臣势力盘根错节,且眾多朝臣世受皇恩,对陛下依旧有效忠之心,丞相应当知晓当年魏武故事。”
这很正常。
元子攸才是大魏天子,天下共主,是所有朝臣的主君。
当年曹操也是权倾朝野,结果汉寿亭侯关羽也就在裹阳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兵锋直指许昌。
关公都还没有正式打过来呢。
当时许昌內。
就有眾多不满曹操的朝臣欲要带著汉献帝南下前去投奔关羽,引发了许昌內外的骚乱,曹操差一点就被迫迁都。
要知道,许昌可是曹操一手打造的大本营。
在其大本营內这么多年,依旧有忠心为汉室,为汉献帝效忠之人。
更別提眼下的洛阳,城中定然也有大量这样的人,万一他们就『为国锄奸”呢?
尔朱荣闻言点点头。
“如今之计,时机还未至,丞相需安抚好远在山东的天策上將,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是挟持陛下迁都!”
“我此前欲要迁都,奈何——
“丞相!”
李显却大声道,“事已至此,天下之事在丞相,丞相若真要挟持陛下迁都,谁敢不从?丞相当初根基未稳,方才妥协,可眼下此一时彼一时!”
王相连连点头,“丞相又何须有这么多顾虑?”
当初尔朱荣要强行迁都不成功,確实是因为没有立下赫赫功劳,根基不稳。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只要將陛下带走,洛阳百官反对又如何?难不成他们还能拥立新君?若他们真如此行事,反倒是帮了丞相,丞相便可以剿灭偽帝的名义,再立下赫赫功劳,让陛下赐予九锡!”
李显等人其实看出了尔朱荣的想法。
不过是帮他下定决心罢了。
实力摆在这。
你要行『禪让”之举,可以哄骗天下百姓,但却哄骗不了这些世家。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正常的继承法统,要干篡逆之事。
那也就別在乎脸面。
“办事还是要体面一点。”
要是不想体面,尔朱荣早就干一些不体面的事情了。
这几年之所以一直在等尔朱英娥怀孕,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办的事情体面一点么?
毕竟—
尔朱荣很清楚,得位不正,容易引来祸端,
他希望自己是上承天命,下顺民心,是眾望所归,取代元氏的新天下共主。
“若丞相真想体面,我倒有一计,丞相不妨以打猎的名义带陛下外出,只要陛下一出城,就以陛下病重的名义强行將其带到晋阳,再令百官前来晋阳覲见,如此一来,谁都挑不出毛病。”
强行在皇宫內,当著百官的面將皇帝掳走,確实是不太体面。
可只要皇帝出了皇宫,出了洛阳城,那不就好办了?
不给钱,就不违法咯。
不当著百官的面掳走,就很体面了。
尔朱荣不由点点头,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
“除此之外!丞相还辨別忠奸—我提议,以丞相府的名义,让眾人皆向陛下上表,再次请陛下赐丞相九锡。”
愿意上表者,那肯定就是支持尔朱荣的人。
不愿意,不配合的人。
那就是有异心。
尔朱荣再次点点头。
他之所以在霸府內召集眾人商议,本质上也是想要先统一一下自己內部的意见,统一了这边的意见后,接下来便是在各地担任刺史的人们。
主要是代地亲信和六镇之人。
尔朱氏子弟肯定会支持他上位。
一番商议。
接下来便是一些细枝末节事情的处理。
这就不需要尔朱荣操心。
他看向南方,那便是洛阳所在的位置!
几年前。
他带著契胡精骑提刀上洛,让自己成为丞相和太原王!
这一次—·
他要带著契胡精骑再次提刀上洛!
ps:铺垫的差不多了,大家对主角的实力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时间线加快,接下来就是洛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