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扬帆出海的本质
疾速追杀的这场直播非常成功。
按照真实数据统计,当晚就有超过600万人在搜弧娱乐、搜弧视频和熊猫直播观看了直播,再加上电影频道覆盖的观眾。
看过直播的观眾接近千万。
后续直播的切片视频,以及节目剪辑视频,也在全网大量的传播,累计播放量过亿。
对於疾速追杀的爭议,江一锋的回答很真诚,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我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这次我特意站出来说一句,我很喜欢疾速追杀。”
“虽然很不好意思,但我必须承认,我喜欢看疾速追杀。
虽然江寧说“没人能在我的bgm战胜我”时,我也觉得有点尷尬,但確实很爽。”
“我没对上脑电波,看到超神时刻太出戏了,但整体感觉还好,动作打斗和配乐都很优秀,瑕不掩瑜。”
……
不少人开始发声。
甚至有一位叫mr.wang的影视类大v,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是什么让我们不快乐?》
“晚上看了江一锋的直播,他回应了疾速追杀的爭议,让我感到欣慰。
尤其是他对於疾速追杀的风格定位,更是让我拍案叫绝。
要把装逼耍帅发挥到极致,这就是疾速追杀要做的事情。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在南加州大学学习影视製作的时候,学到商业电影这门课。
老师在课堂上写下的第一句话——商业电影要学会肤浅。
我当时不理解,就问老师:“肤浅的电影有人看吗?那不是烂片吗?”
老师回答我:“这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是肤浅的,包括你和我。
请记住,肤浅的东西能让你快乐,比如炸鸡可乐,比如性感美女,比如一夜暴富。
而那些有深度的、需要你去思考的东西,其实是教育人的,是反人性的。
这项工作在电影领域有艺术片去表达,不是商业片的范畴。
商业片的本质就是观眾钱买快乐。”
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华国娱乐圈的绝大部分导演都是不懂的。
只有江一锋懂得做减法,懂得克制表达欲,拍出肤浅却让人快乐的电影。
疾速追杀就是標准的商业片,让你感受装逼耍帅的快感。
这部电影把这个爽点做到了极致,那就是非常优秀的商业片。
但偏偏有一群人,要在商业片里找深度。
你怎么不去想想钢铁侠是如何飞起来的?
想想阿凡达除了特效画面之外还有什么?
想想好莱坞的商业大片有內核吗?
江一锋昨晚的话其实很客气,只是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並没有指责任何人。
但达达里奥的话说明了一切。
她说疾速追杀在美国和东瀛都会受欢迎。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们华国独有的苦难文化。
我们总是讚美吃苦、羞於谈快乐。
好像追求快乐是一种罪。
追求肤浅的快乐,那更是罪上加罪,代表著你这个人不行。
玩游戏都妖魔化了。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很多人爱看疾速追杀,但他们不敢说话。
因为疾速追杀太肤浅了,还玩抽象,大家都在骂疾速追杀,他们就羞於启齿,不敢表达自己內心真实的想法。
老一代已经这样了,我希望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喜欢什么就勇敢说出来,该享受就享受,该快乐就快乐。
这本该是人生最重要的意义。
江一锋肯定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才拍摄疾速追杀,想让大家轻鬆起来。
在此,我要大声的喊一句:没人能在我的bgm里战胜我!”
mr.wang的这篇微博,很快就登上了热搜,再次引发了热议。
在这条微博下面,有很多网友评论。
“我爆了!我喜欢奥特曼,从小就很喜欢,长大后就一直藏著不敢说!unite!艾克斯!”
“我们確实活得太沉重了,明明快乐很简单,却把事情搞得很复杂。”
“有喜欢手机水滸卡片的小伙伴吗?我就这点毫无意义的爱好了!”
“你杀了我的狗就要偿命!现在是我的超神时刻!没人能在我的bgm里战胜我!不行,还是太羞耻了,赶紧匿名评论。”
……
隨著江一锋的直播,以及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发声,疾速追杀在网上的口碑好了很多。
豆瓣的评分也涨到了6.8分,依旧是江一锋所有电影的最低。
不过这一切,江一锋都没有理会。
在直播结束之后,他便跟达达里奥一起,连夜坐飞机到了米国,开始疾速追杀在北美的宣传。
这次疾速追杀在北美上映的发行方是华纳,话语权还是很强势的。
再加上万达已经成功收购了北美第二大院线amc,在排片上给疾速追杀优待。
所以疾速追杀的开画馆数才能有3358家,在圣诞档期排在第二。
这其实也並不是很离谱的事情,毕竟严格来说,疾速追杀不是华语电影。
电影里除了江一锋和王宝鏹两个华国演员之外,其余都是外国人,可以算作是英文片。
如果真要明確定义,那是华国和米国合拍的双语片。
米国时间12月24號晚上8点半,飞机落地洛杉磯国际机场,还是李绍伟来接机。